日前记者获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坪山管理局联合坪山区水务局,对坑梓街道 3 株临河古树进行支撑加固,完成全市首例涉河道古树抢救复壮工作。
▲工作人员完成对古树支撑加固支架的搭建。
据了解,去年坪山区为辖区内 150 棵古树名木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制定了五年养护方案,将每一棵古树的基本数据及后续养护方案录入系统形成信息档案,为辖区古树名木的后续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指南。今年开春,坪山管理局按计划组织对 17 株长势衰弱濒危的古树名木进行病虫害防治和复壮工作。其中,坑梓街道有 3 株古树(2 株树龄 210 年,1 株树龄 130 年)临田坑水河而生,主体枝干横跨水面,树冠重心位于斜枝中部,雨季或台风过后容易导致倒伏连带河堤滑坡。经技术单位评估,这 3 株古树亟需在田坑水河道内修筑支架进行支撑加固。
为保护好古树名木,坪山管理局迅速与辖区河道管理部门联系,就古树支架占用田坑水河道事宜进行对接协调。区水务局高度重视,现场查看古树情况,了解了古树名木相关法律、政策、业务知识,并按照《深圳经济特区绿化条例》,专门开展调研论证,制定科学施工方案,履行养护职责。经坪山管理局、水务局多方努力,4 月 12 日,这 3 株来自嘉庆和光绪年间的古树的支撑加固支架搭建完成,成为全市首例涉河道古树抢救复壮工作。历经百年沧桑、无数风雨,它们将健康延续生长,继续见证岁月变迁。
坪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古树名木资源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给当代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 " 绿色古董 ",具有不可估量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接下来,坪山管理局将按计划继续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养护和复壮。
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通讯员 刘莹莹 龚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