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 岁 1 个月大的花花因连日咳嗽且越咳越严重被送至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该院专家经过细致检查,发现患儿的支气管内卡有不规则形状异物,又通过患儿家属了解到患儿近期饮食情况,确认该异物系一小块花生。于是,手术团队动用专业器械,仅 30 分钟精准取出了卡在支气管内的花生。至此,花花的病情逐渐好转,于日前康复出院。
小小花生块何以能致人咳到差点窒息?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此类情况?深晚记者就此详细咨询了为花花做手术的国科大深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团队。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袁佛良副主任医师操作支气管镜
该科室主任医师张松介绍,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多发于 4 岁及以下儿童,是一种高病死率急重症。因患儿年龄小,麻醉风险大,手术精度要求高,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支气管痉挛,张力性气胸,低氧性脑损伤,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在所有的气道异物中,花生对气道的刺激性最大。它能和气道分泌的粘液发生反应,膨胀并释放花生烯酸,引发气道炎症,进而造成气道肿胀,随着分泌的粘液增多,可能出现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不张。所以,花生在气道中卡得越久,患儿咳得越厉害,且一旦花生的位置移动,还可能卡住大气道引起患儿窒息!
▲从患儿气道取出的花生块
要避免此类危情,家长须在日常中预防幼儿误吞异物;如发现幼儿已误吞异物,要第一时间送医治疗;如异物卡喉造成幼儿窒息,要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并采用海姆立克法进行现场急救。此外,凡遇孩子发热、咳嗽超过 1 周不见好转,都要考虑呼吸道异物这一可能,拍胸片、CT 等查明病因。在送医过程中,要避免反复晃动孩子,防止异物滑落到大气道引起窒息。
张松还表示,异物吸入往往病情危急,这就要求医生在短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定下最终手术方案,需要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科室医生、麻醉、护理团队。其科室现有多名医生能独立完成此类手术,可高效率应对类似危情。
专家提醒:避免此类危急情况发生,谨记以下三点:
一、时刻做好预防
家长不要让 5 岁以下的孩子吃瓜子、花生,豆类等植物性食物,家中如有幼儿,不要把纽扣、硬币等硬物放在明显位置。幼儿在口含这些硬物时很容易造成异物误食,进而进入气道或食道,引发危险。
二、掌握急救技能
如果家长发现幼儿不慎误吸或误吞异物,要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如异物卡喉造成窒息危及生命,要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并采用海姆立克法进行现场急救。
三、提高判断能力
如对孩子吸入异物的情况不知情,凡遇若孩子发热、咳嗽超过 1 周的情况,都要考虑呼吸道异物的可能,需要拍胸片、CT 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也要避免反复晃动孩子,防止异物滑落到大气道,引起窒息。
深圳晚报记者 刘云惠里 通讯员 徐超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