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邓雯婷)小刘和小谢是大学室友,他为了做鞋子生意就跟小谢借钱,没钱的小谢通过各种借贷平台拼拼凑凑借来 14 万元给了小刘。后来小刘一直没还钱,两人为这事闹上法庭。承办法官结案后发现,两名当事人因为此事导致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于是针对在校大学生借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向南京某高校发出司法建议。2021 年 4 月 14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高校已经对司法建议作出积极回应。
大学生借钱做鞋子生意却不肯还钱
事情要从 2019 年说起,当时就读大四的小刘做起鞋子生意,可苦于没有资金投入。于是,他多次向关系很好的室友小谢借钱。而小谢也没有钱,为了兄弟感情,他通过微信、支付宝、信用贷等借款平台借款给小刘,金额高达 14 万元。
借钱总是要还的,可小刘一点都没提这茬,而需要还贷的小谢就慌了。小谢多次让小刘还钱,可对方都是以各种理由拖时间,无奈只得告上法庭。经过法官罗方方的调解,这笔钱最后由小刘的父亲代为偿还。
法官向某高校发出司法建议
案子是结束了,可罗方方发现,小刘因为官司的缘故,导致找工作受到很大影响,而小谢因为网贷的问题,生活中也遇到种种麻烦。
针对本案涉及到的网络借贷行为,以及折射出的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为能让在校大学生对网络借贷有清晰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罗方方迅速向某高校发出司法建议,其中包括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立日常排查机制、建立助学创业基金、提升防范意识、对非法贷款平台形成打压态势等。
△学校安排专人邀请罗法官来校沟通
高校作出积极回应
高校收到栖霞区法院的司法建议书后引起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与法院取得联系,并安排专人就相关事项与罗方方进行沟通。4 月 8 日,该校党组开会研究后函复如下:
一、组建由 53 名学生组成的大学生宣讲团,定期开展理论宣讲,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线上宣传,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的正确观念。
二、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队伍对在校生借贷行为进行密切关注,发现有学生异常借贷问题,及时做好教育引导和帮扶工作。
三、联合学校保卫处全面清除藏身校园的各类非法广告,对新生入校初期开展安全教育,邀请相关部门开展线下普法宣讲,全面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对非法贷款 " 零容忍 "。
同时,为能加强预警教育,让该学校学生充分了解民间借贷中的法律知识,校方也热情邀请罗方方近期前往学校,对大学生开展校园借贷专题讲座。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4 月 14 日下午,罗方方来到该校开展讲座。(文中案件当事人系化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