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4-16
深晚报道|广场舞噪音超标 “亮红灯”!盐田出实招安装18个“神器”为民办实事获好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盐田各大广场公园里动感的音乐响起来,大爷大妈欢快地跳起舞来。如今,跳广场舞成为盐田人愉悦身心的健身方式,但震耳的音乐也让周边居民感到头疼。如何破解这种 " 两难 " 困局?平衡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生活需要。

近日,记者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获悉,盐田出实招在辖区内主要公园、广场 18 个广场舞活动场所,全覆盖安装 " 广场噪声监测显示屏 ",广场舞声音过响,马上 " 亮红灯 " 提醒。据统计,与设置噪声监测显示屏之前相比,涉及广场舞噪声扰民的投诉案件下降幅度达 38%,赢得了广场舞爱好者和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

" 亮红灯 "提醒 自主降低音量

" 晚上都会有很多人聚集在壹海城中央公园空地上跳广场舞,现在关上窗户好多了,音乐没那么大。" 家住附近的李女士说," 以前因为离得实在是太近了,十多层楼高的音量还有 60 分贝,音乐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实在影响孩子做功课。"

近日,在壹海城中央公园出现了一款 " 神器 ", 吸引了居民的关注。这款 " 神器 " 叫 " 广场噪声监测显示屏 ",实时显示的噪声分贝值,当数据达标时,以绿色显示;当数据超标时,则以醒目的红色字体闪烁提醒(亮红灯)。" 有时我们不经意声音放大,有了这提醒挺好的,我们会尽量调小音乐,避免影响周边居民。" 广场舞爱好者说。

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场舞活动人员根据噪声监测显示屏显示的噪声分贝值,可以自主降低舞蹈音乐音量大小;群众亦可以通过噪声监测显示屏监测数据对广场舞活动人员进行友善提醒,一定程度上化解广场舞扰民这一难题。

共建和谐环境 群众满意度提升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在噪声监测显示屏实时显示的噪声分贝值的同时,还滚动显示声环境质量标准、相关法规及温馨提示语(宣传标语)。通过安装噪声监测显示屏,辖区居民了解到噪声排放限值、噪声超标等法律法规,越来越多的居民能正确意识到声环境质量的重要性,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共同携手参加到声环境的保护行为当中。

记者了解到,自 2014 年 12 月,在盐田辖区海滨栈道、东和公园、桥东文体公园 3 处试点设置广场噪声监测显示屏。后续先后在沙头角街道的园林路篮球场、东和街心公园、田心公园,海山街道的区政府广场、东和路海滨栈道、海山公园,盐田街道的明珠人口文化公园、双拥公园、沿港新村健身广场、杨梅新村公园、黄必围社区公园,梅沙街道的梅沙文体活动中心广场、在中英街广场、壹海城中央公园安装噪声监测显示屏。如今,盐田基本实现辖区 18 个广场舞活动场所全覆盖。

" 通过安装噪声监测显示屏,起到了群众互相监督的作用,既能防控噪声污染,又能减少邻里纠纷,共同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群众的满意度得到大幅提高。" 据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多部门办实事 实地调研设点位

在噪声监测显示屏的安装前期,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下足了准备的功夫。该局组织实地调研,科学布设点位。向全区各街道、社区基层一线征集广场舞投诉较多的点位,并与噪声扰民信访投诉情况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安排工作人员到社区、公园、栈道等收到居民投诉较为密集,居民投诉强烈点位进行实地勘查,收集广场面积大小、周边设施及噪声敏感建筑物情况、广场舞活动时间及参与人数等数据,分析研究噪声显示屏点位设置方案,最终选择最具代表性点位。

同时,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与公安、城管、街道、社区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协调合作为民办实事。公安、街道、社区强化属地责任,联合环保部门一同实地调研,了解辖区广场舞分布情况;城管部门协助做好用地、用电等基础保障工作。各部门明确分工,紧密配合,为全区设置噪声监测显示屏创造了良好的安装条件。此外,安排工作人员每周巡检、每月对噪声屏仪器进行校准,并且每年定期送往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以确保噪声监测显示屏正常运行,数据准确有效。

深圳晚报记者 彭彩萍 通讯员 梁智伟 刘利清

相关标签

音乐 生态环境 健身 杨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