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记者 柴军虎)在 " 世界读书日 " 来临之际,4 月 17 日,苏州市教育局、市语委办举行 " 流动的声音课堂进校园 " 语言艺术实践基地启动仪式。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现场首批 5 家民办学校 " 流动的声音课堂进校园 " 语言艺术实践基地揭牌。
△ 活动现场
朗诵是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传承方式,也是流传最广的全民性语言艺术,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苏州市朗诵协会会长钱文静介绍,协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普及朗诵艺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社会文化品味,践行苏州城市精神。今年,协会还成立了 " 流动的声音课堂志愿服务队 ",用公益方式推广朗诵等语言艺术。" 此次,我们将有 15 位语言专家和会员,携手走进 5 所苏州民办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面对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广大青少年有效提升文化理解能力和朗读朗诵水平。"
△ 首批语言艺术实践基地揭牌
现场,首批 5 家民办学校昆山开发区民办前景学校、吴江区江新小学、吴中区蠡墅小学、相城区英才小学、姑苏区东冉学校 " 流动的声音课堂进校园 " 语言艺术实践基地揭牌。同时还为基地校外辅导员颁发聘书。
△ 基地校外辅导员颁发聘书
作为首批 " 朗诵协会会员进校园 " 民办学校之一,昆山开发区民办前景学校成立于 2002 年,有开发区前景、花桥前景、蓬朗前景三个校区,现有班级 140 个,在校学生 6700 多名,大部分都是来昆务工的随迁子女。昆山开发区民办前景学校党支部书记王辉说,学校将把党史学习教育和 " 流动的声音课堂进校园 " 活动相结合,组织好师生诵读、用活朗诵专家资源,讲好经典中的 " 红色故事 ",让红色经典诵读成为学校党员干部和学生的 " 大思政课堂 ",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自古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经典中得以保存,而语言文字则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早在 2003 年,苏州便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工作,提出让学生 " 读 100 本经典书目 " 的要求,各学校形成了浓郁的书香氛围。2007 年,苏州印发《关于开展 " 经典诵读活动 " 的通知》,全面启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激发了社会大众尤其是学校师生参与诵读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形成了 " 苏州 · 台北 " 两岸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交流活动、苏州市 " 普通话苏州方言、英语口语 " 比赛两大语言文字品牌活动,认定了 67 所 " 苏州市中华经典诵读基地学校 "、102 所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培育了一批经典诵读骨干教师。
随着苏州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办学校数量越来越多。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民办幼儿园 312 所、民办中小学 129 所、民办高校 12 所。" 苏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虽然起步早、基础牢,但相对而言,民办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比较薄弱,缺少优质诵读、书写、讲解师资。" 苏州市教育局项春雷副局长表示,在民办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志愿教育活动,设立 " 流动的声音进校园 " 语言艺术实践基地,正是为了有效补齐短板,促进民办学校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 《少年中国说》朗诵表演
当天,来自吴江区江新小学的学生还带来《少年中国说》朗诵表演,苏州市朗诵协会成员带来《读中国》原创朗诵表演。
(苏州市教育局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