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7 日,第二届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为 " 国重 ")学术委员大会暨首届委员换届大会在深圳举行。新一届主任委员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孙聪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由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担任。委员则来自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等。同时,会上发布了培养超材料博士的专项计划—— " 钱学森计划 "。
" 超材料 "(Metamaterial)是 21 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类新材料,其具备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而且这些性质主要来自人工的特殊结构。美国科学杂志曾将超材料技术列入本世纪前 10 年的 10 项重要科学进展之一。
2015 年 11 月正式建成并通过验收的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科技部依托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做基础研究、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产业化应用单位而建立的 " 国重 "。作为我国首个以超材料技术为研究对象和应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也是一个面向超性能电磁调制能力,从事超材料底层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在我国超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立至今," 国重 " 紧紧围绕超材料的应用方向,坚持源头创新和底层基础科学创新,打通了超材料的全产业链条,成功将超材料由 " 实验室研究 " 推进至 " 产业化应用 ",并在全球率先实现了超材料大规模量产及在尖端装备领域的应用。据介绍,目前超材料已应用于我国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等多个尖端装备领域,并且实现了大尺寸、整机身、多产品的成果转化。
据了解,今年 " 国重 " 将继续围绕 " 特种电磁性能超材料的研究 "" 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研究 "" 基于超材料空间调制技术的应用研究 " 等三大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工作,加大基础研究力度的同时进行探索性研究,并重点做好超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工程化。同时,整合国内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的优势力量,搭建特种电磁性能超材料研究平台、超材料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平台、超材料产业化产品研究平台,引进培养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人才,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群体,创建超材料空间调制技术研究基地。从整体上提升我国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的竞争力,加速超材料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光启理工高等研究院在本次会议上正式启动了与高校联合培养超材料博士的专项计划—— " 钱学森计划 "。该计划将于今年首次开展招生,重点面向超材料底层科学研究的高素质科研人才,通过与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为我国超材料领域培养顶尖高水平科技人才。
作为深圳首批新型科研机构,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截至目前,该院累计培养博士后 135 人,已出站 99 人。累计申请专利 5815 件,获得授权专利 3544 件,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实现了超材料底层技术的专利覆盖。
此次 " 钱学森计划 " 的正式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在超材料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并建立完整的超材料尖端科研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我国超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向纵深发展。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