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0 日,在第二届腾讯 MEET 教育科技峰会上,由中山大学和腾讯教育联合发布的《智慧通达 有界无边—未来中大数字化发展新征程白皮书》(以下简称 " 白皮书 "),全面展示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智慧化、泛在化与生态化发展的新路径,引领并推动建设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
▲《智慧通达 有界无边—未来中大数字化发展新征程白皮书》发布现场
未来,中山大学将有一颗统领全域的智慧大脑,为域内外信息场提供决策支持。与此同时,在国家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规划的指导下,中山大学将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师生教学互动、校园生活服务、高校综合管理与科研能力发展,提出新基建、新教学、新科研、新管理、新服务五大目标,以满足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对技术融合、场景适配、需求升级、制度保障和开放共享的要求。根据规划," 未来中大 " 信息化发展的新蓝图将围绕智慧化、泛在化、生态化三大关键词展开。
十四五期间,高校信息化建设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即由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智能时代。在此背景下,中山大学将基于数字化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学习空间,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共享和智慧化、个性化。同时,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高校传统业务流程、技术架构等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精准决策、科学治理。
未来,中山大学将以数据融通为核心,对校内各项业务和服务场景进行重塑,打造一个无处不在的、一站式校园服务平台,实现 " 一网通办 "。通过数据驱动,打造一个多源汇聚的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实现 " 一网通管 "。
依托 " 粤港澳大湾区 " 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中山大学将基于粤港澳大湾区 " 科 - 产 - 教 " 的创新教育模式,联合产业方与企业方,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和科研云平台,构建智慧科研的新型应用场景,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增强企业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快速转化能力,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同时,还将依托 " 产教融合 " 和 " 科教融合 ",通过共商共管、共建共享、共同建设高等教育集群产业基地,以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 " 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 " 特点的创新型人才。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