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驰 沈雁秋 记者 毛晓华)四月芳菲未尽,红粟流韵正浓。4 月 20 日下午,首届海陵红粟文化节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本届文化节的十大系列活动,众多艺术家为观众送上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霞出席开幕式并为首届海陵 " 红粟文艺奖 " 荣誉奖获得者颁奖。
海陵自古就盛产一种红色的稻米,人们称之为海陵红粟,她见证了海陵作为天下粮仓和盐粮集散地的历史地位。从汉代至今,诗文歌赋当中,屡见对海陵红粟的赞美之词,充分彰显了海陵文脉的绵延不绝和传承不断。" 海陵红粟 " 是一种流传千年的人文意象,具有 " 红色种子 " 的象征意义。现在更赋予它蓬勃、红火、务实、奋斗的新内涵。如今,红粟已经被推崇为海陵的文化标识和意象。
据悉,为整合全区文化资源,强化 " 大文化 " 理念,构建 " 大文化 " 格局,海陵区推出首届海陵红粟文化节,活动举办方从文化阵地建设、文艺精品创作、文化文艺活动、文化产业发展等四个角度,设计十大系列活动,全力讲好海陵红粟文化故事,体现历史厚度,传递文化温度,提高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0 年,海陵区为着力打造 " 红粟文化 " 品牌,更好地扶持本地文艺精品创作,调动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区政府的名义专门设立了首个综合性文艺大奖——海陵 " 红粟文艺奖 ",评选出了首届海陵 " 红粟文艺奖 " 荣誉奖作品 4 件、文学奖作品 6 件、艺术奖作品 9 件。活动现场,与会领导为首届海陵 " 红粟文艺奖 " 获得者颁奖。
开幕式现场来了不少大腕:有著名演播艺术家瞿弦和,著名表演艺术家林达信、崔根栓,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戏剧 " 梅花奖 "" 白玉兰奖 " 获得者陈澄。跟海陵有着颇深渊源的游本昌、范曾通过视频为开幕式送上了祝福。
据悉,近年来海陵区挖掘 " 海陵红粟 " 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不断打造新时代的 " 红粟 " 精神,为冲击全省全市第一方阵提供有力支撑。
" 水城慢生活、工作快节奏 "!新春之后,海陵召开的 " 第一会 " 就是聚焦干部士气提振,这场聚焦于 " 人 " 的大会,可谓干货十足:出台提振士气 " 干十条 ",从物质到精神再到职务职级,重奖 " 三牛 " 式担当作为好干部;推出五大 " 揭榜攻坚 " 任务,以最强的阵容、最牛的精气神,攻坚海陵历史遗留问题,全力破解看似 " 不可能完成 " 的任务。
3 月 12 日,海陵区召开 " 城市能级提升年 " 大会,打响了 " 八老十难 " 攻坚战发令枪。" 干出主城区应有的样子!" 海陵区委书记孙群在会上用三句话进行了有力诠释:干!就要大干一场,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城市建设;干!就要干净利落,以更高的要求推进城市建设;干!就要一干到底,以更强的保障推进城市建设。
4 月 1 日,在海陵区 2020 年度综合考核总结表彰暨 2021 年 " 犇牛行动 " 动员部署大会上,该区重磅出台《" 犇牛行动 " 实施方案(试行)》,围绕高质量考核和全年中心重点工作,按照 " 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分类比拼 " 原则,号召全区上下比钻劲、比拼劲、比盯劲、比冲劲。通过开展 " 犇牛行动 ",实现各单位分板块 PK,以 " 项项争第一、人人当先锋 " 的干事热情促进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 举办首届海陵红粟文化节开幕式,旨在弘扬海陵特色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孙群说,海陵历史因红粟而沉甸,海陵文化因红粟而厚重。我们要珍惜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充分彰显海陵文化特质,让红粟文化 " 活起来 "" 火起来 ",焕发新的生命力。要传承 " 红粟文化 " 基因,展现源远流长的历史厚度;要延续 " 红粟文化 " 根脉,展现润物无声的城市记忆;要铸就 " 红粟文化 " 神韵,展现蓬勃向上的时代高度,再现 " 汉唐古郡、淮海名区 " 的荣光和风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