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如沐,莺歌燕舞,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是深圳市民笔尖与鹏城春天的美好邂逅。近日,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 2021 年首届 " 深圳踏青日 " 文体旅系列活动之诗词美文征集落下帷幕。
诗词美文征集活动自 4 月 12 日启动以来,以 " 遍览健康深圳,歌颂最美春天 " 为主题,共收到社会各界 486 篇投稿,产生了大量优秀作品,比如季立军《苍榕 -- 辛丑年踏青游之苍榕记》《古城谣 -- 辛丑年踏青游之南头古城赋》;今剩叹《鹧鸪天 • 大南山》《西江月 • 阳台山》;周松《仙湖游春》;李冰雁《浪淘沙 • 寄春思》《春归》;廖润昌《深圳湾晓行》、《深圳观澜版画古村行》;荷塘听雨(笔名)《深圳湾行》《登梅林后山》;李赞清《郊野径行吟》;聂振生《龙华的春日时光》;徐爱霞《寻觅春天》;刘昌年《春到深圳》;骆怡霖《春天像个 " 小活宝 "》;刘征昊《春在深圳》;罗明鸿《相约梅林赏 " 禾雀 "》。
" 廊深春意嫩,波皱野篙寒。一览湖光好,端居梦亦安。" 在市民廖润昌的《深圳湾晓行》中,他用一个 " 嫩 " 字活写出深圳湾的暖融春意,末句一个 " 览 " 字恰似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由一处及整体,画面感十足;再点出了在深圳居住生活的幸福感,恰到好处。
" 蝶恋万心欢,犹记阑珊。别来春意上心环,桃李依依然不尽,望远遥山 "" 登高望远梅山顶,借来清风赠华夏 "" 郊野径迎身壮健,情心体验自然亲 "…… 透过市民的诗词,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深圳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在市民的散文随笔中,也不乏金句,如《寻觅春天》中的 " 用太阳的文火煮炖三月,在深圳,便生出一个盎然的春天。";《春到深圳》中 " 我常想,当我到了迟暮之年,依然会将春天放在心的枝头,不管枝头是否空白,都会记得春曾在枝头,记得春天带来的阳光和明媚。"
专家学者表示,踏青,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重要题材。此次诗词美文征集活动,深圳市民用一首首诗词,一篇篇美文写下了自己心中的鹏城春景,或寓意,或抒情,或寄志,构建出了一幅幅瑰丽多彩的画卷,是深圳促进文化、体育、旅游融合的生动群像。
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深圳踏青日诗词美文选登
仙湖游春
周松
三月三日山中行,半风半雨两宜亭。
东江水接南湖水,一嶂青缘百木青。
遗爱老僧归白塔,盘龙五岭向红星。
多情最是邓公树,长看人间美画屏。
深圳湾晓行
廖润昌
雨丝疏染碧,烟柳画中看。
草色舒芳径,花阴冷石阑。
廊深春意嫩,波皱野篙寒。
一览湖光好,端居梦亦安。
登梅林后山
荷塘听雨
人迹稀落山径斜,鸟鸣深涧声更佳。
登高望远梅山顶,借来清风赠华夏。
龙华的春日时光
聂振生
古桥撑着宋代的光阴
花香拨响鸟鸣
版画村里泛着潮流的光芒
橹声里躲着烟雨和传说
龙眼古树举高历史的风云
灰墙是一帧传说的封面
灯笼照见心中的悲喜
花瓣样的小窗
是打开的一页情书
红荷铺开水墨的光阴
简阅书吧里的书香漫上恋情
花香沿着琴曲游走
木棉花遮住旗袍女子的青春
观澜湖上,花香压斜蝶翅
飘逸的长裙被花香绊住
鱼尾甩出霞光
观澜古寺的青瓦照见岁月的沧桑
桃花摇动时光的清幽
花香摇动香火
古榕树佑护着乡愁
几点落花是经书里散落的文字
春到深圳
刘常年
春到枝头万象新。春天,给予我们无限的意义。
在四个季节里,作为爱花爱草的女子,我偏爱春天。记得许多年前,曾无意读到一首寻春的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那时候还年轻,一些诗句读完就搁一边,诗之外的意思,也不作思量。现在想来,或许是诗人所居之处在北方,大约是春天到了,而诗人面对的仍是冰天雪地,举目无半截枝头现新芽,茫然不知春在何处,才要大费周折去寻春。春天何须寻,每年春节刚过,大地便开始回暖,树木发芽,百花绽放,到处姹紫嫣红,一派生机勃勃。
深圳这片土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每都是春来早。今年春节前,黄风铃花就争相怒放了。一树树的枝头,几乎没有叶子,只看到黄灿灿的花,一大束紧挨着一大束。微风掠过,黄风铃花便如一串串金色的铃铛在迎风起舞。紧靠着黄风铃花争艳的是紫荆花,它们一排排的,有序的散开排列在一边的山坡上。硕大的紫荆花,花瓣绽放宛如一只只蝴蝶在翻飞。这些 " 蝴蝶 " 从不问人间风雨,只管在枝头沉醉。而湖水平静,碧蓝碧蓝的,远远望去,似一颗蓝宝石镶在矿山中;近看,又像一面大镜子,将那些怒放的花朵揽入镜面,还有蓝天白云,也倒映在其中。人在湖边走,疑在画中游。
春到枝头,是新绿,见嫩芽;是明媚,见花朵。在好心湖畔,静静聆听春天到来的脚步声,感受春到枝头带来的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无论是写古体诗词,还是写现代诗,都喜欢用 " 枝头 " 作为意象。" 枝头 ",总让人赋予它特有的寓意:"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也总觉得 " 枝头 " 在远,在近,关乎内心。更多时候," 树 " 直接将我从 " 枝头 " 抛下,这或许与我人到中年无甚追求有关,又或者与我天生喜读闲书不无关系。记得有回读书至深夜,读到陆游一阕词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短短几句,让我沉醉不已,也感慨良多。合上眼,觉得诗中将至而未至的春天透纸可感,梅花的冷艳幽香似乎也透纸而出。那刻,书卷外,台灯下,我已双眼朦胧,分不清是梅香还是墨香从心的枝头溢出。
四季轮回,井然有序,每个季节,都有它的美好。春到枝头,是新生,是希望。而它的离去,我淡然,就像习惯枝头发出新芽,接受叶子对叶子的排挤从而跌落。甚至秋风所过之处,片片黄叶随风而逝的瞬间,我也会默然妥协这生命离场的凄美。
我常想,当我到了迟暮之年,依然会将春天放在心的枝头,不管枝头是否空白,都会记得春曾在枝头,记得春天带来的阳光和明媚。所有的得失在时间面前,终将成为过客,在时间的河流甚至不泛起任何波纹。面对枝头,我只想保持最初的心境,只需用心去挖掘它历经时光洗礼而留下的真与善,欣赏它特有的美。
春在枝头,百花齐放,枝繁叶茂,弥新。
浪淘沙 · 寄春思
李冰雁
蝶恋万心欢,犹记阑珊。
别来春意上心环,桃李依依然不尽,望远遥山。
花语欲言还,美目清弹。
倚楼月落晚风寒,独自凭阑醒夜半,若水青鸾。
辛丑年踏青游之春暮塘朗山
季立军
万里江山万里潮,天声如语晚来期。
曾叹南向已无岸,却有墟城花暖枝
一寸山河一寸心,千江潺潺云水依。
清风只待明月里,何疑塘朗山最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