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4-22
神奇的鱼儿在这里!南京长江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展举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 文 徐洋 / 摄)南京段是长江生命走廊中的重要一环,这里有哪些神奇的生物?除了长江江豚,长吻鮠和铜鱼你了解多少?这里有场有意思的展览可以带你有一起研究。4 月 22 日上午," 守护生命长江 " ——南京长江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展在金陵图书馆开幕。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展览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结合各种动物标本、模型、渔网渔具等实物展品,带领观众认识长江里的可爱生灵。

长吻鮠和铜鱼这些神奇的鱼儿在南京安了家

如果有人问,长江南京段代表性水生动物有哪些?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长江江豚。其实,不止长江江豚,还有很多珍稀的水生生物都在长江南京段 " 安了家 "。比如,此次展览的两位打头阵的 " 主人公 ":它们一位叫长吻鮠,一位叫铜鱼。

虽然学名有些艰涩,但很多人知道长吻鮠的另外一个名字:鮰鱼。尖尖的鼻子、一脸小胡子、黑色豆豆眼,粉嫩的皮肤上点缀着灰色的斑块,敏捷地在江底的卵石间穿梭,这样的长吻鮠还有几分可爱。仔细端详,可以看到其背鳍与胸鳍前端有硬刺,可以抵御天敌。脂鳍肥厚,尾鳍分叉,整体看似一只胖胖的大头老鼠。自古以来由于肉质鲜美,鮰鱼也曾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宋代文豪苏轼就曾作诗《戏作鮰鱼一绝》赞美。

" 长吻鮠和铜鱼在南京段非常特色的两个经济鱼类品种,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其他人类活动影响,它们的种质资源在 20 年间是衰退的。" 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周国勤介绍,为了保护它们的生存繁衍,2009 年原来农业部批准设立长江大胜关长吻鮠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随着近些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增殖放流,江内渔业资源有所恢复,经济鱼类数量通过监测也在增长。" 当然还不够,所以要十年禁渔,让长江休养生息。"

从保护区的名字可以看出,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对象还有铜鱼,其身体黄色、背部近古铜色,因而得名。曾经在长江上游,铜鱼产量可占渔获物总量的 15~20%,有的江段可达 50% 以上,如今数量已大为衰减。2007 年其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长江大胜关长吻鮠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还为长江江豚、中华鲟、刀鲚、暗纹东方鲀、中华绒螯蟹等水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

长江南京段江豚约 50 头,活动范围扩大到夹江

在长江南京段,长江江豚是最受关注的极度濒危水生生生物。此前,长江江豚成功晋升为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令许多人欢欣鼓舞。" 这些年根据我们的观测,南京段江豚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 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表示,根据 2017 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估算长江江豚数量约为 1012 头。这一数据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今年国家会启动新一轮的江豚科考。

" 南京今年也会启动新的科考,目前预估南京段的江豚数量是有增长的,比如根据前些年的积累数据,每年都有小江豚的繁育出生,还有市民看到江豚的频次也增加了。" 姜盟还注意到一个欣喜的变化,今年春节前后,他们还在南京眼夹江这一段发现了江豚活动的痕迹。" 以前江豚是从来不到夹江活动的,现在是经常进入夹江活动,说明江豚的活动范围在扩大。" 姜盟透露,根据最新的观测数据,南京段江豚数量大概是 50 头往上的数字。

" 十年禁渔 " 实施后,人类干扰活动开始减少,水生动物们也有了更广阔的活动范围。根据观测,很多中小型鱼类的数量都变多了,比如,四大家鱼。" 判断的主要手段就是江豚变多了,江豚是跟着鱼群走的,现在出现的范围大了,说明捕鱼的地方多了。有时我们甚至肉眼还能看到鱼群。" 姜盟说。

展览持续到 5 月 12 日,还有亲手放流原生鱼苗的机会

" 很多人会把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都当成鱼,其实并不是,譬如长江江豚就是哺乳动物。" 姜盟介绍,展览中介绍了长江中鱼类、哺乳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讲述方式上也有创新,譬如通过鱼类独特的身体特征,如从鱼的体型、嘴的位置可以反映它的生存习性,带领观众从另一种角度重新认识熟悉的鱼类。

此外,长江悠久的渔文化也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 说起鱼,人们大都会想起吃,也因吃衍生了长江流域渔业捕捞、养殖的悠久历史,历代文人也写过、留下过与鱼有关的诗篇和典故,成为了悠久灿烂的长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现场还陈列了各种渔网、渔具的实物。据介绍,其中有的是南京市渔政部门收缴的非法网具,如绝户网、地笼、多层刺网等。近年来,南京市高度重视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的违法行为,在长江南京段设立了长江大胜关长吻鮠铜鱼种质资源保护区用于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繁殖地和洄游通道。2020 年 7 月,长江干流江苏段实行全面禁捕、禁钓。展览主办方在此也倡导广大市民,从自己做起,不捕不买不卖不食不钓长江野生水产品,共同守护母亲河。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 5 月 12 日。节假日期间,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每天定时对展览进行讲解,还将举办 " 生命长江 " 大讲堂活动,邀请长江水生生物科研保护专家,做客分享各自领域的经历故事;还将组织市民探访位于南京的长江大胜关长吻鮠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亲手放流长江原生鱼苗,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贡献力量;还将尝试进行水下直播活动,带领广大观众透过镜头,一睹长江水下环境,感受长江的勃勃生机。

该展览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主办,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金陵图书馆协办,建邺区委宣传部、江苏省动物学会等单位支持。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南京 生物 种质资源 生态环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