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2 日,日落时分,深圳湾畔海风徐徐。卸下一天的疲惫,市民们陆续聚集在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湖边,翘首以盼一场音乐会的到来。忽而,几只鸟儿掠过水面飞舞,一段优美的旋律从钢琴中升起,人们闭上了眼睛细细聆听。这是第 52 个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主会场——海风音乐会的现场一幕。
▲美丽的深圳湾畔。
音乐融入自然 9 大分会场 " 云游 " 鹏城
每年的 4 月 22 日是世界地球日。为引导社会公众树立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和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的理念,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第 52 个世界地球日为契机,围绕今年 "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这一主题,开展此次宣传活动,分为线下主会场——海风音乐会和 9 大线上分会场。
▲嘉宾田艺苗老师现场倾情演奏数首钢琴曲。
海风音乐会现场,伴随着落日与鸟儿齐飞,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田艺苗的指尖滑过琴键,动人的音符盘旋而起,《海边的图书馆》《蓝色逃逸》《亲爱的 John》等数首原创新古典音乐的柔美旋律融入到了最真实的自然美景中,带给观众 " 大美风光 + 动人音乐 " 的双重审美满足。
" 优美的钢琴声融进自然水天一色,让人倍感惬意舒畅。这几年深圳生态环境的飞速变化肉眼可见,水更清天更蓝,垃圾分类也做得很不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个人做好一件小事,凝聚在一起就是大力量。" 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四学生陈同学现场告诉记者。
▲市民们参观 " 唯一的地球 共同的家园 " 儿童绘画展。
在求贤阁的木平台廊道上,还设置了 " 唯一的地球 共同的家园 " 主题儿童绘画展。《欢乐港湾》《我与地球和谐共处》《被拉开的世界》等一幅幅手绘作品,以孩子的视角、丰富的色彩、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圳自然资源保护成果以及人们对未来美好家园的向往,提升公众了解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意识。
与此同时,本次地球日宣传活动还在各区设立了 9 大线上分会场,分别是福田区《红树林的一天》、罗湖区《地球日知多少》、南山区《飞跃华侨城湿地》、宝安区《唯一的地球 共同的家园》、龙岗区《大好河山 龙岗如画》、龙华区《一块耕地的自述》、坪山区《半边山水半边城的探索之行》、大鹏新区《一棵古树的告白》、深汕特别合作区《坚守耕地红线 建设绿色深汕》,带领市民朋友 " 云游 " 鹏城自然美景。
" 绿色之城 " 以行动阐释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大美深圳,魅力鹏城。一直以来,深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谋划构建 " 一脊一带十八廊 " 生态格局,推动实施 " 山海连城 " 计划,深入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 这座 " 绿色之城 " 用实际行动阐释了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的深刻内涵。
在这座 " 绿色之城 " 的生态系统中,湿地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片自西向东的土地上,共点缀着 12 个湿地公园。作为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 367.64 公顷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被誉为 " 深圳湾旁边的一道绿色长城 "。每年还有近十万只候鸟在迁徙途中到深圳湾停歇,这里也是东半球国际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重要的 " 停歇地 " 和 " 加油站 "。这片城市中的 " 绿洲 ",充分展示了深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是深圳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因海而生、因海而兴,深圳还是一座美丽的滨海之城。这里拥有 1145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超过 260 公里海岸线和 51 个岛屿。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中,深圳被再次赋予重任,被定位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维持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从政府到民间机构,多方力量不断凝聚,更好地保护深圳海洋 " 家底 "。
除了海洋、湿地、野生动物等等,深圳这座 " 森林之城 " 还有着一群 " 最老原住民 " ——古树名木,它们同样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风景。和老百姓一样,每棵古树名木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 " 身份证 "。目前,深圳正在对树龄接近百年的古树进行摸底调查,准备建立古树名木的 " 后备军 ",提前进行保护。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也是 " 十四五 " 规划开局之年。站在历史新起点,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也将迈向新征程。未来,深圳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加快完善自然资源全要素、全链条管理制度体系,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