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3 日上午,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深圳市高新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深圳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深圳市柏星龙创意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带来 " 让‘知产’成为‘资产’——全国首单以版权为主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落地罗湖 " 主题发布。
▲ " 让‘知产’成为‘资产’——全国首单以版权为主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落地罗湖 " 主题发布
全国首单 凭什么落地罗湖?
今年 2 月,罗湖区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设立发行,首期入池的 15 家企业,融资总金额达 1 亿元,成为全国首单以版权为主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这是罗湖区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一大步。目前,首期项目受到了市场热烈关注,第二期项目启动在即,鼓励辖区企业积极申报。
" 罗湖此次推出全国首单以版权为主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意义深远重大。" 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人薛江表示,这与深圳尊重知识和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密切相关,也离不开罗湖区多年来对文化产业以及版权保护的关注和支持。
▲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人薛江
一方面,罗湖区以国际、开放、包容的创作氛围,滋养了多门类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共 10 个,其中国家级 2 个、省级 1 个、市级 7 个,辖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 500 多家,2020 年罗湖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157.10 亿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6.6%。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鼓励支持辖区文创类企业发展,近年来,罗湖采取了三大措施,从设立华南首个国家级版权登记机构,鼓励版权登记和版权服务机构在罗湖集聚;在全市首推版权产业扶持政策,鼓励版权交易;首推版权维权胜诉先行垫付政策,保护权利人合法主张等,罗湖在全市率先构建了完善的版权产业链。
加上文创类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出一批优质的企业,在这样的基础上,罗湖联合高新投等金融机构积极探索版权证券化实施路径,以此为契机,打破文化与金融的壁垒,为辖区文创产业发展培育沃土。
罗湖以 " 文化 + 金融 " 的思路,实施 " 版权 +" 战略,依托版权确权、授权、维权的产业闭环,积极推动企业通过版权资产抵押或质押进行融资,打通制约金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核心阻力,通过政府、企业共同努力,最终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终于落地罗湖,帮助文创企业将文化资源尽快转变成文化资产、文化资本。
产品推介 如何将 " 知产 " 变成 " 资产 "?
罗湖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正式名称为 " 罗湖区—平安证券—高新投版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发行人为深圳市高新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增信方为深圳市高新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计划管理人为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由高新投小贷公司向借款企业发放贷款,高新投融资担保公司为本次贷款提供增信,借款企业或其关联方以其持有的知识产权向高新投小贷公司提供质押。
目前," 罗湖区—平安证券—高新投版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 首期入池的有 15 家企业,注册地均位于深圳市罗湖区,融资总金额 1 亿元。项目首期基础资产质押的知识产权共计 21 项,其中版权 13 项,发明 1 项,实用新型 3 项,外观 4 项。罗湖区政府扶持贷款企业融资总成本的 50%,最终 15 家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仅为 2.98%/ 年。
罗湖区二期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是由罗湖区与高新投合作推出的针对注册地位于罗湖区企业的专项产品,该产品由高新投小贷公司向企业发放贷款,企业将知识产权质押给高新投小贷公司,高新投融资担保公司对该笔贷款提供担保,罗湖区政府对企业就该笔贷款提供政策扶持。
据高新投副总经理毛伟平介绍,第二期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以 " 版权 +" 为主题,主要是扶持罗湖区的文创企业,扶持力度由 50% 提升至 70%。
▲高新投副总经理毛伟平
具体来说,项目方案为 1 年期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一次性放款,按月付息,一次性还款,不设分期还款。总成本预计 5.96%,在政策支持下预计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将降至 1.788%。每家企业扶持金额不超过 200 万,扶持金额上限是 4973 万元。
对参加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入池企业,以其持有的知识产权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根据实际综合融资成本的 70% 给予支持,每家企业年度扶持金额不超过 200 万元。扶持额度对应审批上限 4793 万元。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