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5 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拉开帷幕,拼多多董事长兼 CEO 陈磊作为企业代表出席主论坛并发表演讲。这是陈磊出任拼多多董事长后首次在公开活动中亮相。
本次峰会以 " 激发数据要素新动能,开启数字中国新征程 " 为主题,陈磊从销、供、产三个层面分享了拼多多在数字农业上的实践和思考,认为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 " 产供销 " 向 " 销供产 " 演进。
目前,农业基本盘依然是拼多多的战略重点。陈磊此前曾表示,希望将拼多多打造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零售平台。
" 过去的六年,拼多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 " 云端 " 拼在一起 …… 让曾经不好卖的农产品,成为百姓餐桌上的‘香饽饽’,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鼓足了农户的‘钱袋子’。" 陈磊在演讲中讲道。
拼多多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该平台实现农产品上行 2700 亿元,规模同比翻倍,在电商行业中占比最高。
伴随 " 销 " 的改变,在 " 供 " 上,陈磊认为,农产品供应链是制约我国农产品上行的短板。中国果蔬类产品的流通损耗达到 20-30%,远高于美国的 11%。鉴于此,拼多多正以数字化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持续重投入建设冷库、生鲜冷链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建立适合于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体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损耗。
与此同时," 以销定产 " 的发展将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和种植、采摘和拣选的标准化,从而带动了 " 产 " 的变化。比如,标准化的品质需求,结合 5G 和自动化技术的普及使得农产品自动化种植成为发展趋势。于是,拼多多发起 " 人工智能 VS 顶尖农人 " 草莓种植大赛,探索 " 算法种地 " 的可行性。又如,当消费者近年来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关心营养是否均衡,能否促进健康,拼多多希望通过农业科技对普通农产品有益的微量元素进行控制、标准化,使得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实现 " 食补 "。
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州人,陈磊表示," 今天我回到这里,可以说一解乡愁。但对于更多在外的游子,化解乡愁的路径是推动数字农业的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脚步。"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回到家乡参加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福州是有福之地,我从这里出发,走了很多路,做了很多事,但从未忘记出发的地方。正如拼多多,我们从农产品起家,也始终不会忘记立足农业。对于农业,我们发自内心、持之以恒。今天,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分享和交流我们在数字农业上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中国有 14 亿人口,5 亿多农民,20 亿亩耕地,粮食产量 6 亿多吨。目前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程度还不高。但是在城市化、人口结构调整和数字化趋势下,在未来十年内,很多农民将退出农业生产。这一趋势会使中国农业走上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我们看到这个发展趋势,看到了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让农产品 " 产供销 " 向 " 销供产 " 演进的路线,并投身其中。
在过去的六年,拼多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 " 农地云拼 " 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 " 云端 " 拼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全国市场。" 农地云拼 " 模式在农田和城市之间,建立起一条覆盖全国的农产品上行超短链路,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让曾经不好卖的农产品,成为百姓餐桌上的 " 香饽饽 ",丰富了消费者的 " 菜篮子 ",鼓足了农户的 " 钱袋子 "。在该模式推动下,去年拼多多平台实现农产品上行 2700 亿元,规模同比翻倍,在电商行业中占比最高。我们在农产品上行和助农方面的努力,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2021 年获得 "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嘉奖。
农产品供应链是制约我国农产品上行的短板。过去十多年,电商推动了百货商品流通的数字化,大幅降低了流通成本。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农产品流通的数字化改造起步晚,农产品流通损耗大、成本高。中国果蔬类的流通损耗 20-30%(美国 11%)。目前,通过优化包装技术等方式,相对标准、易保存的生鲜农产品,就比如我非常喜欢的福建特产云霄枇杷、仙游度尾文旦柚等,可以复用百货商品的供应链体系,但适用的品类不多。
非标、易腐的生鲜农产品需要新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同时,农产品品牌化、定制化,生产的智能化、规模化趋势,也将影响供应链体系。我们正以数字化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持续重投入建设冷库、生鲜冷链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建立适合于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体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损耗。农产品供应链的变化,正在引发农产品领域从 " 产供销 " 向着 " 销供产 " 模式的深刻变革。
随着 " 以销定产 " 的发展,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会认品牌,这将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和种植,采摘和拣选的标准化。这一趋势有助于解决农产品有产地、无品牌问题,推动实现农产品品牌化,并有望诞生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在我们拼多多平台,已经看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
标准化的品质需求,结合 5G 和自动化技术的普及,使得农产品的自动化种植成为发展趋势。去年 7 月,我们和中国农业大学发起 " 人工智能 VS 顶尖农人 " 草莓种植大赛。结果显示人工智能队整体表现明显好于顶尖农人队。人工智能队的 " 算法种地 " 有望实现一键式自动化种植。
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只满足于吃饱吃好,更加关心营养是否均衡,是否能够促进健康。农产品有了从普通食品升级为 " 保健品 " 的需求。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农业科技对普通农产品有益的微量元素进行控制、标准化,使得一颗西红柿的微量元素配比最适合我们身体需求。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完成了营养成分的补充。农产品就升级为保健品,从而产生更高价值。
中国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但也是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习总书记说,"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放眼当下,中国领先的农业机械、人工智能、5G 等技术,已不同程度地应用于田间地头。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有望为全世界其他地区提供解决农业生产方案,输出设备、技术、甚至于标准。
今天我回到这里,可以说一解乡愁。但对于更多在外的游子,化解乡愁的路径是推动数字农业的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脚步。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此做出应有努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