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宣讲、摄影比赛、主题演讲、聆听革命故事、参观红色文化场馆 …… 连日来,城关区教育系统创新宣教形式,以更多 " 自选动作 " 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学习教育 " 入 " 学生心," 进 " 孩子脑,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用好 " 线上 + 线下 " 做到学史明理
线上充分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宣传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对党史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在 " 城关微教育 " 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展示全系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生动事迹和典型做法。线下各校充分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历史课、思政课等形式,讲好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华侨实验学校开展以 " 童心向党 · 英雄形象伴我行 " 为主题的红色电影展映活动,每个年级观看了符合年龄特色的《闪闪的红星》《上甘岭》《我的长征》等电影,深切感受了在战争时期,无数英雄前辈为了革命事业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通渭路小学、和政路小学等通过组织教师、学生观看兰州战役纪录片《决战兰州》、《开天辟地换新颜》等红色电影和纪录片,让青少年更加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与历史使命。
用活 " 形式 + 内容 " 做到学史增信
与此同时,城关区教育系统在领导干部层面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校(园)长学习日、举办读书班等活动;在党员教师层面开展 " 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和专题党课等活动;在青年教师层面开展红色经典阅读、演讲、书画展览等活动;在青少年层面开展 " 党的故事我来讲 " 红色基因代代传——听老党员讲过去的故事等系列主题活动。
全区各中小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安乐村小学利用高科技的 VR 眼镜设备,让师生身临其境,沉浸式体验学习党史,开展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把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融入日常德育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聆听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知党史、感党恩,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激励学生学党史、颂党恩,拥护党,跟党走,努力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用广 " 资源 + 主题 " 做到学史崇德
城关区教育系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立足新时代教育工作的职责使命,坚持履行好为党育人、贡献大局的主责主业,在全系统开展 " 红心向党 "" 青春向党 "" 童心向党 "" 我和党旗合个影 " 摄影比赛、" 颂党恩、赞祖国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主题征文、" 党在我心中 " 手抄报等系列活动,带动全区广大青少年学好党史这门 " 必修课 ",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与此同时,平凉路小学南山分校组织开展 " 我想对党说句心里话 " 主题班会活动;水车园集团民勤街分校举行了 " 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 主题演讲活动。每位小小 " 讲述人 " 通过课余时间收集革命战争、改革开放和新中国建设等党史故事,充分展示了青少年知党爱党、听党话跟党走的美好心声,学生们纷纷表示要把爱党、爱国、爱校情感化为具体行动,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民族自豪感的人。
用实 " 举措 + 服务 " 做到学史力行
开展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是积极回应群众 " 急难愁盼 " 问题的实际行动。城关区教育系统多点发力,继续深化 " 有学上、好上学、上好学 " 各项改革举措,将党史学习教育转化成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动力,切实做到学史力行。
力争实现每个孩子 " 有学上 ",实施教育资源扩容增量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新增学位 6000 个;做好公益性幼儿园的认定、晋类评估活动,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回收、移交和办园等工作,大力发展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确保实现每个孩子 " 好上学 ",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实施 " 空位制 "" 积分制 " 等招生办法,优化小学招生政策,抓好控辍保学工作,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努力实现每个孩子 " 上好学 ",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组建静宁路小学等教育集团,扩大集团化办学覆盖面,形成校际间以强带弱、优质资源共享、共同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实现 " 家门口的学校都是好学校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 文 / 图
编辑丨李雪岚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