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9 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消息,经过三年的努力,截至 2020 年底,除了 3 所学校外,原特区外 96 所村办小学已按照政策基本解决土地房产历史遗留问题,涉及用地面积 176.98 公顷。
据介绍,各区参照村校政策,推动了坪山中学、公明中学等 11 所学校土地房产遗留问题处理工作,涉及用地面积 46.77 公顷。这些村办学校用地改扩建完成后可增加学位约 7.5 万个,相当于新增 62 所 24 班小学,将极大地增强深圳原特区外基础教育学位的供应能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
解决学位问题是深圳重要的民生实事,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标杆。近年来,随着学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原特区外学位供应压力巨大。一边是公办学位紧缺,另一边是原村办小学存在建设标准偏低、设计建设不合理、不符合小学教育规范化要求、部分学校生均标准偏高等问题。一批原村办小学迫切需要重新规划、设计、改建、扩建或迁建,以增加学位供应数量、提高学位供应质量。但由于村办小学土地、房产关系未理顺,导致学校正常的改扩建手续无法办理。
在充分尊重历史、兼顾公平与效率、保障社区股份公司的合法利益的原则基础上,2018 年 2 月,原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与市教育局联合出台《关于原特区外村办学校土地房产遗留问题处理的意见》(简称 " 村校政策 "),重点解决原特区外 96 所村办小学土地房产遗留问题,原特区外其他村办学校也可参照该政策执行。村校政策充分发挥了 " 政策组合拳 " 的作用,对于原村集体提供的学校土地,参照有关政策做法予以完善征转地手续,并安排一定比例的留用土地指标,扶持社区的后续发展。对于地上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按照资产清查的台账予以货币补偿,切实保障了社区的利益。
以宝安区万丰小学(在建)为例,其创办于 1927 年,该校用地面积 1.6 万平方米,全部涉及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按照村校政策,给予继受单位 4821.46 平方米留用地指标,用于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对房产遗留问题进行了货币补偿。
2020 年 12 月,该校用地完成土地整备地块移交工作,标志着万丰小学土地房产遗留问题圆满解决。目前,该校改扩建工作已经开工建设,预计 2022 年 9 月将建成投入使用。拆除重建后的万丰小学预计能提供 36 个班学位,为解决周边学位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
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通讯员 王欣 李大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