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海红旗 " 精神照耀下的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
" 这个乡的党支部是一个模范的支部 , 它领导群众做了许多英勇的斗争 , 获得了群众的拥护。"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 1955 年 12 月 27 日对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边海乡 ( 即今 " 边海村 " ) 党支部事迹写下的按语 ," 边海红旗 " 精神就此落地生根。66 载芳华逝去 , 红色展馆在村中建起 , 旗帜愈发鲜亮 , 阵地打造起来了 , 党建氛围更加浓厚 ; 而边海干群 " 战天斗地、党群同心、勇于进取、永葆本色 " 精神的代代相传 , 不仅让盐碱地上长出了能解决温饱的稻米 , 凭着稻米打造出的边海丝苗米国家示范基地 , 更在带领着边海村群众阔步奔向致富道路。
" 边海红旗 " 可观可感 传承教育有了实体阵地
步入边海红色展馆 , 迎面而来的是一群生气勃发的 " 铜人 ", 他们中有手捧禾稻、肩挑扁担的 , 也有背扛沙包、手持铁锹的 , 都紧跟着中间怀抱典籍、振臂昂扬的人一同向前 …… 往下看 ," 边海党建教育基地 " 几个大字坚实醒目。2020 年 12 月 27 日 , 边海党建教育基地红色展馆开馆运营 , 口耳相传的党建引领、支部带头的事迹落地成可观可感的实体。
■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党建教育基地。
" 这边陈列着的就是毛主席对边海党支部的批示 ……" 循着讲解员的步伐 , 边海党支部带领乡亲抗击自然灾害、兴水利、修河坝、围海造田的画卷穿越时空 , 在这个展馆里一一铺开。在过去 , 位于海边的边海村 , 自然灾害频发 , 以致村民生活艰难。1954 年 , 边海村又遇灾害 , 刚成立一年的边海党支部坚定信念 , 带领和团结全村村民成立互助组、研究救秧办法、围坝抗洪 …… 在这片盐碱地上战天斗地 , 开垦出良田 , 让村里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
1955 年 12 月 27 日 ,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边海乡党支部写下按语 , 边海党支部带领群众与天地奋斗的事迹便代代口耳相传下来。自小在边海村长大的村干部陈振高说 , 小时候就经常听长辈说当时村里叔叔婶婶们的艰苦奋斗事迹 , 如今 , 故事的传递有了现实场所。
" 现在到了晚上 , 展馆这片儿可热闹了。" 陈振高说 , 红色展馆运营后 , 便成了学校开展爱国爱家乡教育的首选场所 , 村里大人也经常带着孩子进去参观 ," 让孩子们知道边海村的‘红旗’故事 , 把这股子精神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
■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 , 村里的渔民在劳作。
红色展馆旁 , 边海村的党建主题公园也打造起来了 , 小道净雅 , 亭榭稳当 , 环公园的路牌上满布红色元素 ; 此外党群舞台、生态停车场等党建教育基地配套项目也已落实建设 , 边海村的乡村景观建设也得到了提升。阳西县儒洞镇农办主任谢兆梧介绍 , 沿儒洞河线边海村委会精品游线提升工程项目已经完工 , 沿儒洞河线、省道 282 线的村庄结合边海村的红色元素 , 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 , 还设立村牌进行红色文化宣传。
边海党建教育基地红色展馆运营以来 , 每天都吸引着各地的人们来学习、交流 , 阵地坚实了 , 红色文化也愈发浓热地激励儒洞人民勇攀乡村振兴高峰。
盐碱地变稻米示范基地 丝苗米成红色村特色产业
站在边海村委会前垌村道旁 , 尽收眼底的翠绿是前阵子刚种下的秧苗 , 望不到边的一大片正在微风里招摇。谢兆梧说 , 这里是边海丝苗米国家示范基地 ( 下称 " 边海丝苗米基地 " ) 。曾在这片土地上围海造田、抗洪治旱的边海先辈们或许没想到 , 当初的盐碱地不仅能种出丝苗米 , 这片土地还被打造成了国家级的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
■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里老一辈人围海造田 , 现在打造了国家级的丝苗米示范基地。
" 眼前这一片基地有 1500 亩。" 易志强望着稻田介绍说。他是阳西县强农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 边海丝苗米基地采取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 的模式开展日常经营 , 合作社创建至今 , 已经有 126 名成员加入 , 均是边海村当地农民。在 2019 年 , 边海丝苗米就已成为省级 " 一村一品 " 建设项目 , 他说 , 现在全村的丝苗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 1870 亩。
隔着村道 , 正对着稻田的合作社门前停放着各式各样的大型农用机器。" 基地的机械化程度较深 , 前阵子插秧时 , 一台插秧机每天能完成十几亩的秧苗种植。" 易志强说 , 虽然从 2017 年开始 , 稻米的插秧、植保、收割等环节多利用大机械完成 ,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是需要不少人力 , 也由此产生了多个就业岗位。易志强举例子说 , 在育苗期 , 基地基本上每天要请二十几个乡亲来务工 , 日薪在每人每天 100 至 120 元之间。
除了能在村里就近打工增收 , 流转出让土地的村民 , 每亩地每年租金在 350 元左右。还有不少农户自家种植稻米 , 合作社提供统一供种、统一耕作、统一销售的 " 三统一 " 有偿服务 , 实行订单式收购 , 村民不再愁卖粮难的问题。
■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的丝苗米品牌 : 模饭稻。
边海丝苗米基地还引进了土壤检测系统和溯源系统两个数字农业系统 , 丝苗米的种植科学性和品牌可靠性有了现代技术的支撑 , 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在这里得以窥见。" 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 ……" 合作社里 , 易志强的寄语 " 混身 " 与大大小小的介绍、荣誉展示中 , 他说 ," 边海红旗 " 精神始终鼓舞着他们奋勇向前 , 正是因为在边海村发芽生长 , 才造就了合作社不畏艰苦、敢于担当的品格 , 在新的时期 , 他们仍将致力打造并建立高质量的 " 模饭稻 " 品牌 , 为乡村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图片 : 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李小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