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就想赶紧痊愈出院,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
再见到四川姑娘小蓉时,她已能跑能跳,眼里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希冀。难以想象,她此前被确诊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
确诊那天,小蓉的四肢基本全部麻木,肌肉萎缩,大小腿仅如普通人的手臂般大小。经职业病诊断、工伤鉴定后,小蓉在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以下简称 " 市职防院 ")积极治疗。
" 终于有力气拿起纸巾 "
" 正己烷中毒 " 初期 " 进攻 " 的脚步很轻,刚开始只是四肢麻木、身体乏力。小蓉就以为自己只是累了,休息一下应该就会好起来。
但四肢麻木、身体乏力的状况愈发严重和频繁,小蓉感到恐慌,返回家乡寻求医治。然而,当地医生未能找出病因,小蓉的病情却在不断加重,已经无法站立行走,只能瘫卧在床。
一天,小蓉发现自己连一张纸巾都无力拿起时,她的情绪彻底崩溃。
小蓉的同事出现了和她相似的症状,已在市职防院得到确诊并开始接受治疗。卫生监督部门、市职防院等技术机构对该公司接触正己烷的劳动者进行排查,小蓉因此收到了要求她返深进行应急体检的通知," 我的内心燃起了希望 "。经职业病诊断,小蓉被确诊为职业性慢性重度正己烷中毒。
小蓉是深圳某家电子公司的一名女工,主要负责在车间擦拭手机屏,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小蓉使用的擦拭剂俗称白电油,主要成分是正己烷,车间通风情况较差引起了正己烷高浓度聚集,从而导致小蓉工作仅四个月后就 " 倒 " 下了。
往后的日子,小蓉一直接受药物治疗、康复锻炼。在市职防院专业团队的帮助下,小蓉的身体逐渐好转。治疗半年后,小蓉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手腕重新有了力气," 尽管模样别扭,但终于可以使用筷子,拿起纸巾了 "。治疗两年后,她第一次出院,此后保持着每三个月一次的治疗周期。
"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出院时回老家,和家人一起开心过了个团圆健康年。" 小蓉说。
▲市职防院对工作场所的有毒物质进行检测。
" 听力保护 " 初见成效
在国家颁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职业病共分 10 类 132 种,近五年职业性噪声聋成为深圳市主要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导致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
市民张先生在深圳某家机械加工厂当了 11 年的车间作业员,工作环境充满噪声。他每天在车间工作 10 小时以上," 工作时,工友之间习惯了大声吼,所以上班时没什么感觉。但平时生活中,总感觉耳朵嗡嗡响,很难受。那时我才反应过来,我可能得病了。"
" 职业性噪声聋是一个逐渐的退化,因此早期难发现。" 市职防院的专家表示。
2018 年,市职防院正式启动 " 听力保护行动 ",针对噪声严重企业展开噪声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包括对企业作业场所进行调查和检测;指导企业进行现场噪声的监测;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听力测试及评定,采取合理的工程防护措施;对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职业卫生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听力保护培训。
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 听力保护行动 " 已初见成效。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与培训下,企业优先考虑采用工程措施降低工业噪声,同时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完善保障体制;企业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自觉佩戴具有足够衰减值、舒适的护耳器,并定期进行听力保护培训与健康检查。
▲市职防院进行工作环境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健康保护创新先行
今年 4 月 25 日至 5 月 1 日,是我国第 19 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病防治,成为了深圳市民关注的焦点。
今年,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期间,深圳开展了 " 职业健康圳先行 " 系列活动,线下线上相结合,全面铺开宣传。
▲市职防院开展环卫工人职业健康素养调查。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更为复杂多样。在深圳,不少人因为工作引起职业紧张、视觉疲劳、肌肉骨骼疾患等相关疾病,职业健康工作还并未覆盖到这些人群。
为此,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市职防院牵头,开展了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初步将接触粉尘、噪声、化学因素、放射性因素 4 种传统职业人群,以及环卫工人、教师、警察消防员、医护人员、视频作业人员、公交司机、快递员、港口作业人员等 8 类职业人群纳入职业健康保护范围。该行动致力于把职业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目标是在 2030 年职业人群健康行为方式基本普及,职业人群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意识与能力显著提升。
在 2020 年度,该项目已完成 12 类重点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抽样调查及健康检查,并出具 12 份行动报告;成立了由 100 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职业健康宣讲团,开展职业健康培训 126 场,为 45 家企业或机构进行职业健康管理与保护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利用大数据 + 科技开发 " 适岗管理系统 ",为打造职业健康保护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市职防院院长张乃兴表示,传统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新型职业危害不断出现,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精神疾病发生风险也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从 " 传统职业病防治 " 迈向 " 全方位职业健康保护 " 是必然的,所有职业健康影响因素都需要我们关注,政府、企业、劳动者个人三方都应当担负相应的责任。以企业、劳动者需求为导向,市职防院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建设成为全国实力位居前列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
" 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技术服务工作,全力推进深圳职业健康事业,加大科技赋能力度,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着力打造职业健康保护‘深圳模式’,为深圳市职业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张乃兴说道。
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