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近日从白云区了解到,该区在保持好党群鱼水关系方面深入探索,形成了基层治理 "4+5+1" 制度(" 两委 " 干部 4 项管理制度、基层党员 5 项管理制度、党支部星级评定制度),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中 " 令行禁止 ",在联系服务群众中 " 有呼必应 ",在领导基层治理、推动经济发展中 " 有条不紊 "。
实施 " 两委 " 干部 4 项管理制度
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为民服务,重在解决 " 最后一公里 " 问题。在新时期,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增多,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强化基层党组织是关键。近年来,江高镇大田村紧紧依靠白云党建 "4+5+1" 制度,筑牢基层党组织建设。
位于江高镇西南部的大田村,面积 4.31 平方公里,下辖 16 个经济社,本地户籍 1042 户。其中,困难家庭 3 户,低保 10 户,残疾人 50 名,全部由 " 两委 " 干部结对联系,对其思想情况、日常生活进行了解,记录跟进。
大田村低保户黄女士丧偶,平日体弱多病,没有工作,也没有退休金,仅靠低保金生活,其独生子于去年 4 月病亡,因此欠下了一笔债务,从低保家庭变成了低保特殊家庭,生活日趋困难。近期,经该村 " 两委 " 干部结对联系,了解到黄女士的日常用电情况和需求,便为其房屋的电线、开关、电器以及灯具进行了隐患排查,将陈旧、老化和布设不合理的线路进行更换,重新布设,用实际行动把温暖送到了最需要关爱的群体中。
大田村还结合 " 两委 " 干部亮履职承诺工作,扎实推进该村十件民生实事落地落实。2020 年度,该村 " 两委 " 干部提出履职承诺 39 条,年底完成 39 条,包括完成中心公园升级改造,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完成开发区下水道改造,明渠改暗渠,为村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对村内 11 间公厕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推动农村卫生改善;将村委会门口地块打造为党建阵地,充分发挥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等。一条条切实可行、接地气的承诺,反映的是干部为人民干实事干好事的初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心。
自 " 两委 " 干部 4 项管理制度实施以来,白云区 1768 个经济社全覆盖建立党支部 1704 个。" 两委 " 干部作出履职承诺 5660 条,联系走访群众 24649 人、重点难点户 2092 户。整改 " 三资 " 合同 8800 多份,追回租金 9780 多万元,拆违 255 万平方米,清理 " 散乱污 " 场所 6900 多家,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问题。
实施农村党员 5 项管理制度
强化党员服务群众意识
白云区还创新农村党员作用发挥 5 项管理制度,推动实现基层党员关键时刻拉得出去、顶得上来。目前,全区有 17404 名村社党员在家门口悬挂了共产党员实名牌,通过把党旗插在千家万户,引导党员在遵纪守法、环境整治、拆违控违等方面带好头、作表率。
与此同时,白云区结合网格化管理划分党员责任区,在村社重点工作区域、群众聚集地点等,划定党员责任区 11438 块,全覆盖挂责任牌,亮党员姓名、联系方式,实行群众呼、党员应,做到区内事务党员负责、区内群众党员联系、区内需求党员解决。
均禾街清湖经济联合社在白云区率先建立了党员分片包干机制,为党员设岗定责,建立党员责任区,悬挂责任牌,公示责任人姓名、联系电话和工作责任,发挥党员在环境整治中示范带头、动员群众的积极作用,推动脏乱差清湖蜕变成幸福清湖。
" 我们每名党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区,我负责的是清湖中街前半段到风水塘的位置,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我都会去巡一次,发现有脏乱的情况马上通知相关人员来处理。" 清湖村党员李汉权说,村里共划分 36 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都挂有负责党员的牌子,除了环境卫生、巡河治水这些问题,还有很多群众因别的求助而拨通他的电话," 群众求助的情况都不同,化解矛盾纠纷、寻找失物等,我们都会力所能及去帮忙解决,说到底,我们党员就是为群众服务的人。"
清湖村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风水塘从昔日的卫生死角,变成了如今受村民欢迎的村级公园,村内的道路也变得宽阔,而且全面实现硬底化,出行更加方便了。" 村民李先生告诉笔者,村容村貌的改善,直接带动村民出租经济收入的增加," 我家附近的是黄姓风水塘,以前有臭味,我家那栋房子经常租不出去。现在不仅臭味没有了,塘里还可以养龟养鱼,我们的房子也越来越好租了。"
不仅如此,白云区还在 166 个村社全覆盖组建一村一党员突击队,人数占比不少于党员总数的 30%,每月开展行动不少于一次。经过多年历练,突击队已成为推动工作的 " 储备军 "、攻坚克难的 " 尖刀连 "。
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白云区 166 支党员突击队一呼百应,即时分解为 1268 支小分队守关抗 " 疫 ",发动 2.4 万名党员冲锋在前,做到管理无死角、服务无盲区、诉求全响应,充分体现了党组织领导下的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作用,"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 工作成效显著,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注入了强大力量。
星级党支部创建为抓手
打造群众满意支部
近年来,白云区通过狠抓经济社党支部建设,全面建强 " 最后一百米 " 战斗堡垒。参照基层党员星级评定做法,白云区按照试点先行、全域推进的思路,建立了经济社党支部堡垒作用量化考核机制,突出考核班子建设、支部规范化建设、领导作用发挥等内容,考核结果实行季度考核通报、年底末位整顿,视情况纳入软弱涣散整顿对象,激励各基层党组织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点亮支部建设的 " 五颗星 ",不断拓展 "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 的新内涵。目前,白云区在 1768 个经济社全覆盖建立了 1704 个党支部,建成了 774 个经济社党群服务站。
钟落潭镇良田村第 23 社党支部曾是该村后进党组织,支部活动阵地缺失,党员教育管理松散,组织生活不规范,上级及村的各项政令不畅。驻村工作队到村后,推动 "4+5+1" 基层党建制度走深走实,持之以恒开展党员、党支部星级评定。
" 为了加强党员阵地建设,提升党支部凝聚力,我们想把阵地建设起来,但是苦于无场地、无资金等原因,导致阵地建设工作无法推进。" 良田村第 23 社党支部书记李玉萍说。
恰逢其时,良田村正组织开展 " 以党建为引领,一经济社一民生工程 " 的工作。" 为切实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我们良田村通过认真落实党建‘ 4+5+1 ’制度、‘四议两公开一报告’制度等,统筹安排了 560 万元,作为一经济社一民生工程的资金支持。" 良田村第一书记查晶晶介绍,凡是涉及村里道路升级改造、公园建设、文体设施、沟渠整治等民生项目建设的,全村 28 个经济社都可以申请使用该资金,每个经济社预算为 20 万元。
良田村第 23 社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党员,逐家逐户上门做好群众宣传解释工作,把一块将近 300 平方米的经济社物业,升级打造成经济社党群服务站,并依托建成了良田村党校,为党员活动、民主议事、群众休闲等提供了场所。" 有了这个活动场所,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享受各类便民服务,真好!" 该社社员张清对党群服务站频频点赞。
不仅如此,在疫情防控、十件民生实事推进、全域环境提升等工作中,良田村第 23 社党支部也都切实发挥了党支部、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 " 两个作用 ",并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坚定、组织健全、服务优良、保障有力的党支部,从三星党支部不断进步到现今的五星党支部。
文图: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 张楚琪 云组宣 石建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