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 年 12 月 27 日毛泽东同志对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边海乡 ( 即今 " 边海村 " ) 党支部事迹写下的按语 ," 边海红旗 " 精神就此落地生根。66 载芳华逝去 , 红色展馆在村中建起 , 旗帜愈发鲜亮 , 阵地打造起来了 , 党建氛围更加浓厚 ; 而边海干群 " 战天斗地、党群同心、勇于进取、永葆本色 " 精神的代代相传 , 不仅让盐碱地上长出了能解决温饱的稻米 , 凭着稻米打造出的边海丝苗米国家示范基地 , 更在带领着边海村群众阔步奔向致富道路。
2020 年 12 月 27 日 , 边海党建教育基地红色展馆开馆运营 , 口耳相传的党建引领、支部带头的事迹落地成可观可感的实体。
" 这边陈列着的就是毛主席对边海党支部的批示 ……" 循着讲解员的步伐 , 边海党支部带领乡亲抗击自然灾害、兴水利、修河坝、围海造田的画卷穿越时空 , 在这个展馆里一一铺开。在过去 , 位于海边的边海村 , 自然灾害频发 , 以致村民生活艰难。1954 年 , 边海村又遇灾害 , 刚成立一年的边海党支部坚定信念 , 带领和团结全村村民成立互助组、研究救秧办法、围坝抗洪 …… 在这片盐碱地上战天斗地 , 开垦出良田 , 让村里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
1955 年 12 月 27 日 ,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边海乡党支部写下按语 , 边海党支部带领群众与天地奋斗的事迹便代代口耳相传下来。
红色展馆旁 , 边海村的党建主题公园也打造起来了 , 小道净雅 , 亭榭稳当 , 环公园的路牌上满布红色元素 ; 此外党群舞台、生态停车场等党建教育基地配套项目也已落实建设 , 边海村的乡村景观建设也得到了提升。
边海党建教育基地红色展馆运营以来 , 每天都吸引着各地的人们来学习、交流 , 阵地坚实了 , 红色文化也愈发浓热地激励儒洞人民勇攀乡村振兴高峰。
盐碱地变稻米示范基地 丝苗米成红色村特色产业
站在边海村委会前垌村道旁 , 尽收眼底的翠绿是前阵子刚种下的秧苗 , 望不到边的一大片正在微风里招摇。谢兆梧说 , 这里是边海丝苗米国家示范基地 ( 下称 " 边海丝苗米基地 " ) 。曾在这片土地上围海造田、抗洪治旱的边海先辈们或许没想到 , 当初的盐碱地不仅能种出丝苗米 , 这片土地还被打造成了国家级的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
" 眼前这一片基地有 1500 亩。" 易志强望着稻田介绍说。他是阳西县强农粮油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 边海丝苗米基地采取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 的模式开展日常经营 , 合作社创建至今 , 已经有 126 名成员加入 , 均是边海村当地农民。在 2019 年 , 边海丝苗米就已成为省级 " 一村一品 " 建设项目 , 他说 , 现在全村的丝苗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 1870 亩。
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 文 龚吉林 李小萌 / 摄影视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