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韩秋 庄剑翔)4 月 30 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庆 " 五一 " 首届企业家发展大会,并下发《工业企业培大育强 "211" 五年行动计划》等 4 个文件。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0 年,扬州经开区共有各类企业超 2 万家,实现入库税收 34.2 亿元,占全区税收的 98%,企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94.8%。经开区以全市 2% 的土地面积、4% 的人口,创造了全市 10% 的 GDP、20% 的进出口额、26% 的利用外资,形成了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高档轻工三大百亿级的主导产业。
△会议现场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潘学元表示,经开区全面提升的背后,是企业家们忙碌的身影:区路网全面拉开,一批城市地标加速崛起," 两城三园一区 " 格局基本形成;城市业态不断丰富,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融科技创新、商务办公、文化休闲、生态宜居四大功能为一体的 " 新城 " 初具雏形,经开区实现了由城郊结合部的工业园区到跨江融合滨江新城的跨越。
2020 年,经开区各类企业广泛吸纳就业,带动居民增收,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企业家捐赠占全社会捐赠总额的 80% 以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企业家们紧紧围绕 " 六稳 "" 六保 ",努力做到不减岗、不裁员、不降薪。
△会议现场
潘学元介绍,经开区将在 " 五个环境 " 上持续努力:以更加优质的城市环境,让企业家舒心;以更加高效的政务环境,让企业家省心;以更加完备的政策环境,让企业家顺心;以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家安心;以更加包容的人文环境,让企业家暖心。
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朱柏兴表示,经开区将践行 " 企业立区 " 战略,加快实施 "1115" 重大项目工程、"211" 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全区上下要把服务企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企业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做起、从企业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把短的补好、把弱的补强,让市场竞争环境更公平,让企业发展空间更充足,让企业家更顺心、安心、放心。
同时,要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坚决打破部门利益、打破条条框框、打通堵点难点,让 " 拿地即开工 " 成为常态,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企业发展增便利。要着力构建 " 亲 "" 清 " 新型政商关系,把支持企业发展作为份内之事,把企业家当作 " 自己人 ",既在一视同仁、靠前服务上体现 " 亲 ",又在守住底线、把好分寸上做到规矩 " 清 ",努力打造政务服务的高地、政策支持的洼地、投资兴业的福地。
会上,发布了《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企业培大育强 "211" 五年行动计划》《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招大引强扶持政策意见》《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新政十二条》四个最新出台的政策,并对 30 强工业企业、首届十大优秀企业家、十佳招商大使进行了表彰。
(主办方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