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玄萱 记者 江楠)4 月 30 日,南京市玄武区司法局携手南京市律师协会玄武区律师工作委员会举办 " 典亮玄武、良法促治 " 为群众办实事暨公益法律服务项目启动仪式。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旨在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启动仪式上,玄武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杰表示,司法行政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人民性,与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为民办实事 " 不是一句口号,社会公益事业也非一朝一夕之力,于细微之处见真章,日久方能抚人心。张杰希望司法行政队伍开展为民办实事要聚集一个 " 实 " 字、突出一个 " 广 " 字、坚持一个 " 恒 " 字。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队伍教育整顿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践行 " 司法为民 " 的宗旨,在为群众办实事上走在前、作表率,充分展现全区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记者了解到,2021 年以来,在玄武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玄武区律师行业党委确立了 " 为社区法治化治理提供公益法律服务 " 的书记项目。活动现场,7 家律师事务所党组织与 7 家司法所所在的街道党支部依次上台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并在现场启动了司法行政 " 为群众办实事 " 暨公益法律服务项目。与会代表表示,他们将坚持党建引领惠民心,法律服务助治理,察民情、解民忧、破难题,让法律走进社区,利用好法律资源,为群众零距离服务。
此外,为了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切实将 " 送法 "" 扶困 "" 惠民 "" 解纷 " 等服务落到实处,玄武司法人还列出了十项 " 为民办实事 " 项目,积极打通司法服务 " 最后一公里 "。这十项实事分别为:
#01
推进 " 法律明白人 " 的培育
为社区网格培养 1 到 2 名 " 法律明白人 ",参与普法、咨询、调解等工作,全面提高基层居民自治的水平。
#02
实施法援惠民拓展工程
延伸法律援助联系点至区残联、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将申请援助人员经济困难条件调至最低工资标准;组建名优律师团,提高名优律师办理法援案件的比例。
#03
持续开展 " 减证便民 " 服务
推行承诺方式办理的证明事项,解决群众和企业办证多、办证难问题。
#04
公共法律服务进楼宇进企业
组织律师、公证员等法律工作者走进楼宇、走进企业,主动提供普法、咨询、调解、公证等法律服务,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05
提高公证便民服务水平
扩大公证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效。推行 " 线上办 "" 就近办 "" 最多跑一次 " 及特定项目减免收费等便民惠民举措。
#06
让 " 民法典 " 深入人心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民法典宣传;推进律师行业党委书记项目的打造,组织律所、司法所开展党建共建,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和矛盾化解。
#07
提升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水平
明确社区法律顾问服务清单,落实 " 组团服务 "" 挂牌服务 "" 见面服务 " 等工作制,提供有温度的公共法律服务。
#08
推进区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
打造区、街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构建 " 一站式 " 办理司法行政所有业务的一体化服务平台。
#09
开展特定未成年人 " 帮教关爱 " 活动
组织 " 五老 " 人员、律师、机关工作人员等,对未成年的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援助对象,特殊人群困难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开展多形式、重实效的帮教关爱工作。
#10
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
打造司法行政调解、公证、行政复议等多元一体化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依托 " 苏解纷 " 平台,实施线上线下联动化解矛盾纠纷。
玄武区司法局局长陈玲伟表示,通过开展 " 为民办实事 " 项目,真正化解基层民生难题,让百姓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