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王少成 记者 王静)《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国务院令第 737 号)(以下简称《条例》)将于 5 月 1 日起施行。4 月 29 日,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举行新闻通气会,对条例进行了解读。并就大家关心的如何辨别 " 非法集资 ",是否可以清退被 " 非法集资 " 的资金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介绍,《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行政法规,《条例》明确规定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对非法集资坚持防范为主、打早打小、综合治理、稳妥处置的原则。5 月 1 日实施后,将有助于我省在加大刑事打击力度的同时,及早查处违法行为,提升行政处置效能,有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尽其责、通力协作的非法集资综合治理格局,对我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持打早打小、对守住群众 " 钱袋子 " 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条例》列举了非法集资的五种类型:设立互联网企业、投资及投资咨询类企业、各类交易场所或者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吸收资金;以发行或者转让股权、债权,募集基金,销售保险产品,或者以从事各类资产管理、虚拟货币、融资租赁业务等名义吸收资金;在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投资项目等商业活动中,以承诺给付货币、股权、实物等回报的形式吸收资金;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即时通信工具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传播吸收资金信息;以及其他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
那么,怎么识别 " 非法集资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提醒,在投资理财前一定要查看中介机构有没有金融资质。即看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没有获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及基金业协会)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许可、批准或备案的金融业务资质,仔细核对有关企业的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和与其声称的 " 金融业务资质 " 许可证或审批文件是否相符,不要轻信推销人员的口头承诺。如发现非法集资线索,请及时向各级处非办或公安机关举报。可以电话拨打 "12345" 电话,或者登录 " 江苏政务服务 "APP 或江苏 12345 微信公众号上,搜索的 "12345 非法金融活动举报平台 " 进行举报,也可以登录 " 江苏政务服务 ",点击 " 一号答 "" 我要咨询 " 中的 " 金融举报 " 进行举报。如果涉嫌犯罪的,可以直接拨打 "110" 或到公安局进行报案。
此外,广大群众最关心的是遭遇了 " 非法集资 " 后,钱还能清退吗?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回应称,《条例》坚持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明确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应当向集资参与人清退资金;清退过程应当接受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非法集资中获取经济利益。为尽可能多地向集资参与人清退资金,《条例》规定,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不能同时履行所承担的清退集资资金和缴纳罚款义务时,先清退集资资金。
但是,能否清退取决于集资款还剩多少,如果非法集资人挥霍浪费的多,乱投资损失的多,集资所剩无几,非法集资人的资产也卖不了几个钱,集资参与人肯定拿不回多少钱。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表示,从这几年非法集资刑事案件清退情况看,能退百分之二三十就很不错了。所以,关键还在于不要参与非法集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