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5-09
深晚报道 | 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举办学者论坛 学校带头人阐释教育理念及办学优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5 月 9 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系列学者论坛在福田区举办。现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郝雨凡、东北师大附中现任校长、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校长邵志豪、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执行校长宋锐等出席,嘉宾们在论坛上阐释了该校的特色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办学优势。

为学生个性发展创设多元平台和路径

现场,宋锐围绕办学资源、办学优势、人才培养计划来介绍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据悉,今年,深圳校区招生班主要设置以下班形:理科强基实验班面向学科竞赛及北大、清华强基导向;科技创新实验班是数理综合导向;将来还会开设人文社科强基实验班,是文科强基人才培养导向;平行教学班将按照东北师大附中教育教学理念和常规教学质量保障策略精细地制定培养方案,保证领先的基础教学质量。

▲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执行校长宋锐

" 打造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校园,核心就是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多元的平台和路径。" 宋锐介绍,未来学校将在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体育、通用技术这五个非高考学科开设大量的选修模块供学生来选择。希望培养的学生将来能够成为有格局、有情怀、有艺术素养、有健康观念的全面发展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论坛现场

宋锐还提到,东北师大附中被校友称为 " 清北收割机 ",每年升入北大清华的人数都稳定在 60 人左右,接近 70% 的 "985" 升学率,90% 以上的一本率。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强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季即将启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郝雨凡

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论坛上,郝雨凡用自己的个人经历来讲述关于人才培养的主题。郝雨凡认为,教育在人生发育生长最关键的时期,愉快地学习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也和东北师大附中的办学理念相符合。" 素质教育、全人教育、人文关怀才是主要的,好的教育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这也是很重要的。" 郝雨凡表示,自己非常认可东北师大附中的教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是符合 21 世纪的潮流的,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家庭为主导,学校和政府处于服务的位置,灵活多样、善于培养创新性人才动手的能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学术性中学

" 我们要建一所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为未来高校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 邵志豪表示,东北师大附中在深圳办一所学校,就想探索在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如何先行示范,如何办一所未来学校。另外,东北师大附中校园文化和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追求一致,我们也追求以德为先,追求课堂第一,这就是价值观理念的核心敬业,老师上课是第一的,学生听课是第一的。

▲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校长邵志豪

另外,邵志豪提到,东北师大附中深圳学校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呈现学校的优势。第一个关键词是支持,这所学校是得到了各方的学校,除了深圳市教育局、坪山政府的支持,还有东北师大附中的全力支持,两所学校能达到理念一体化、课程一体化、教学一体化、培养一体化;第二个关键词是专业。东北师大附中有 71 年办高中的经验,学校有一整套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未来深圳学校背后是东北师大附中强大的制度保障、管理保障、体系保障,还有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术性成长的教师队伍,深圳学校未来三年招聘的老师都要到东北师大附中做短期的跟岗培训,手把手教他听课、写教案、出题、找学生谈话、怎么做班主任。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高质量,学校目标远大,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这是东北师大附中人永远追求的目标。邵志豪表示,东北师大附中在 70 年校庆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中学,附中也会带着深圳学校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前进,带大家共同开启未来创新人才成长之路。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相关标签

深圳 教育 人才培养 学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