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5-11
渔歌悦耳海味飘香 自驾游客八方而来 海风发电输送湾区 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大澳渔村 , 村民们一边织渔网 , 一边唱着《喜唱大澳古渔村》之歌。

■阳江菜刀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阳江高新区的明阳智能海上风机总装厂。

沿着开阳高速领略 " 海上丝绸之路 " 必经之地阳江的风采

" 大澳渔村哩 , 悠久历史啰 ! ‘六澳’之首哩 , ‘海路’古港呀哩 ! 大澳古港哩 , 名声中外啰 ! 世人称其哩 , ‘十三行尾’呀哩 ……" 位于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东南的大澳渔村 , 曾是中国古代 " 海上丝绸之路 " 必经港口 ; 如今 , 在这个广东旅游特色村 , 村民唱着古渔村之歌 , 迎来了络绎不绝的自驾游客。

4 月 27 日 , 沿着高速看中国 ( 广东 ) 主题采访团沿着开阳高速来到阳江市。近年来 , 阳江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 建设完善的高速路网功不可没。拥有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阳江 ,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 把游客请进来的同时 , 规划打造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 , 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大澳渔村唱响文旅产业振兴之歌

" 人多的时候 , 自驾游客的车都开不进来。" 在大澳渔村 , 带着姐妹一边织渔网 , 一边唱着《喜唱大澳古渔村》之歌的阿方告诉新快报记者 , 现在来渔村玩的游客很多 , 村民在家开餐厅、做民宿、卖干货 ," 鱼干卖得最多 , 都是我们自己晒的。"

目前 , 大澳渔村内保存着 380 多米长的具有明清特色的前店后坊商业街古建筑 , 沿街有古商会旧址和 80 多座完整的疍家民居。村里还建了一座 " 渔家民俗风情馆 ", 成为全国首个渔家文化专题馆。

大澳村党支部书记杨怀键说 , 近年来 , 大澳渔村结合乡村振兴工作 , 对渔村进行更新改造和整体提升 , 充分发挥人文特色 , 将疍家文化元素融入到渔村建设中来 , 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带动渔民就业 , 增加收入。

" 从西部沿海高速三山出口到这里只要 25 分钟 ,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 , 珠三角游客比较多。" 东平镇宣传委员洪倩章说 , 东平镇正在打造 " 渔家风情 , 浪漫小镇 " 旅游精品线路 , 起于北环村 , 途经口洋村、海蓢村、允泊村 , 终点为大澳渔村 , 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今年 5 月 , 提前预约的游学人数已经超过 5000 人。" 在国家 3A 级景区阳江十八子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 阳江十八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佩月介绍道 , 阳江有着悠久的铸刀传统 , 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 五金刀剪产量约占全国 70%, 出口约占全国 85%。

2003 年开阳高速建成通车 , 作为粤西交通大动脉 , 东接佛开高速 , 西接阳茂高速 , 途经开平市、恩平市、阳江市 , 全程 125.2 公里。通车后 , 广州至阳江仅需 2 个多小时。后来经过改扩建 ,2020 年底实现双向八车道。

陈佩月说 , 开阳高速通车后 , 公司把总部大楼让出来发展文旅 , 建设现在的工业旅游示范点 ," 去年推出研学基地后 , 三个月接待游客 1 万多人。" 据悉 , 开阳高速通车以后 , 越来越多的游客到阳江旅游 , 仅 2019 年 , 阳江市接待游客超过 2700 万人次 , 旅游总收入超过 350 亿元 , 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阳江高新区打造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

原本需要五六百人的生产线 , 通过采用智能化、信息化、无人化的集控中心和生产流程 ,, 现在只要两百多人。这一幕 , 发生在落户阳江高新区的阳江宏旺不锈钢制造基地。

在基地集控中心 , 工作人员通过数十个屏幕实时监控各生产环节 , 在屏幕上可以见到 , 长 700 多米、宽近 50 米的生产车间里 , 没有工人密集之处 , 一切有条不紊。该公司负责人说 ," 阳江的交通优势 , 是吸引公司项目落户的重要原因 , 高速公路、港口、铁路 , 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阳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谢彦举说 , 阳江高新区围绕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 瞄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攻方向 , 全力打造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目前 , 园区已引进项目 10 家 , 总投资 168.9 亿元 , 全部达产产值超过 1000 亿元。

" 今年我们将推出 11 兆瓦抗台风型风力发电机组 , 一台机组可以满足 1.5 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需要。" 在阳江高新区明阳智能海上风机总装厂 , 该公司副总裁王冬冬说 , 南海平均风速较低 , 加之每年台风较多 , 对海上风电技术和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 我们通过技术突破 , 把可能变成了现实。"

谢彦举说 , 阳江高新区内设有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 , 基地规划 7.4 平方公里 , 由 A、B 两个片区组成。按照相关规划 , 该基地将打造成为集聚海上风电研发、检测与认证、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的风电产业园。目前 , 园区已投产项目 8 个 , 总投资 44.65 亿元 , 预计达产产值 205.9 亿元。

相关数据显示 , 阳江市已核准海上风电项目 18 个 , 装机容量 1000 万千瓦 , 占广东全省的 28%, 总投资达 1868 亿元。截至今年 2 月 , 阳江已完成风机基础 318 座 , 吊装风电机组 155 台。" 通过开发海上风电 , 一部分电力可以满足阳江所需 , 大部分会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各地。" 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黄锐国说。

快捷高效交通 助力农产品飞入大湾区

" 开阳高速通车后 , 持续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开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海波透露了一组数据 , 开阳高速建成通车以来 , 日均车流量从 2003 年的 1.5 万车次增至现在的 11 万多车次。快捷、高效的交通 , 不仅助力阳江文旅、风电等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 还有力保障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更好更快进入大湾区。

4 月 28 日上午 , 在阳江市 ( 白沙 ) 省级现代农业园 , 高级农艺师韩文瑞穿着长筒靴 , 一手拿着纸和笔 , 一手持棍 , 在一处用于稻瘟病监测预警科研项目的水田里仔细观察、记录。新快报记者了解到 , 稻瘟病抗性鉴定已成为该园区一大特色 , 为广东和全国稻瘟病抗性鉴定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值得一提的是 ,2011 年 , 袁隆平院士曾带领团队到这里考察调研。

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显良介绍道 , 该园区作为农作物良种良法的平台 , 致力于培育良种 , 定期向农业从业人员推广普及先进的农业技术 , 辐射带动阳江全市农户从事现代、高效、绿色农业生产 ,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 , 在阳江全市推广应用的新品种达 500 多个 , 新技术 20 项。

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钟保迁表示 , 阳江农业方面的 " 拳头产品 " 有稻米、花生、番薯、辣椒等 ," 阳江的农产品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早上采摘的新鲜果蔬 , 走高速到广州需要两个多小时。"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 : 新快报记者 林里

相关标签

阳江 渔村 工业旅游 东平 高速公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