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0 日下午,龙华区 " 城市管家 " 工作现场会在大浪街道召开。其间,龙华区委书记王卫、副书记刘蕾一行,先后深入到大浪街道陶元社区元芬新村(微棠新青年社区)、浪口社区水围新村调研,感受两个 " 城市管家 " 试点的变化,并为之点赞。
一直以来,大浪街道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始终坚持锐意创新,不断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新路径。在城中村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大浪街道开始探索 " 城市管家 " 模式,并取得了新成效,城市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何是大浪?
城中村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可圈可点
大浪街道城中村较多,辖区内的城中村呈现体量大、分布广、基础弱、人口多等特征。可以说,对于大浪而言,城中村综合治理,不仅仅是城市升级迭代、提升城区品质的发展任务,更是关系大浪街道广大居民生活的民生课题。
2018 年起,根据《深圳市 " 城中村 " 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 — 2020 年)》计划框架,大浪街道全面开展对辖区城中村的整治。三年来,大浪街道不断探索城中村治理的方法论,一批老旧城中村 " 脱胎换骨 ",夯实了底子,刷新了 " 颜值 ",丰富了内涵,还各具特色。城中村变 " 城中景 ",闲置用地变停车场,卫生死角变景观 " 小品 "……
截至 2020 年底,大浪街道全面完成 62 个城中村综合治理任务,总进度居全区第一。其中,35 个城中村获评市级优秀村,黄麻埔、下横朗入选全市 4 个样板村之列,新围新村被评为全市城中村综合治理三年行动 " 十佳城中村 "。
要改造 " 硬件 ",还要提升 " 软件 "。为巩固城中村综合治理成果,大浪街道在开展城中村综合治理的同时,开始全力推进物管进村工作。2019 年 6 月,大浪街道新围新村被确定为全市首批健全完善城中村物业管理试点村;12 月 9 日,全市 " 物管进村 " 现场会在新围新村召开,全市推广新围新村 " 物管进村 " 做法。
以新围新村试点为基础,大浪街道采取全时段、全领域的治理方法,对符合条件的城中村全部实行物管进村模式,并逐步全面铺开。目前,该街道 67 个城中村中已有 63 个完成了物管服务覆盖,其中 20 个城中村物业服务参照新围模式进行了提升。
城中村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物管进村 " 做法可圈可点——大浪街道城中村治理工作引人注目。
为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 " 的指示要求,不折不扣贯彻市委相关决策部署,去年,龙华区在前期城中村 " 六治 "(一核多元、规范管理、良序治理、精细服务、优质宜居、科技赋能)工作的基础上,以 " 城市管家 " 为工作切口,将大浪街道作为重点试点街道,探索城中村全周期治理工作。
由此,大浪街道对 " 城市管家 " 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的摸索。
大浪怎么做?
因地制宜,探索 " 元芬路径 " 及 " 水围路径 "
被区委区政府确定为 " 城市管家 " 重点试点街道以来,大浪街道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选取了陶元社区元芬新村(微棠新青年社区)、浪口社区水围新村为试点,探索 " 城市管家 " 模式。
▲大浪街道浪口社区水围新村
在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大浪街道在两个社区先后引入专业服务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系统化集成、人性化服务、智慧化管理等方式,结合各自特点,充分挖掘和调动各方优势资源参与,消除原有的碎片化、粗放式多头多层治理弊端,实现 " 管理 + 服务 + 运营 " 一体化。
" 城市管家 " 进驻后,大浪街道通过成立元芬微棠党支部、水围物业服务党支部统筹指导 " 城市管家 " 推进工作,创新推行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等机制,有效凝聚多元共治力量;引导、推动专业服务机构引进物业管理、市政、环卫、绿化、消防安全等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专业化 " 城市管家 " 服务团队;在社区推出楼栋管家服务,通过罗列 " 服务清单 " 为居民提供标准化、便捷化、品质化的服务;通过积分兑换物品等多种方式,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积极性;积极探索运用 5G 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推动管理数据互联互动、社区治理运营高效。
经过前段时间的探索,目前大浪街道两个试点社区已初步形成 " 元芬路径 " 及 " 水围路径 "。其中," 元芬路径 " 注重市场化参与,跳脱出传统的赚取租金差模式,探索 " 政府主导、社区协同、企业运营 " 城中村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社区接驳地铁站、紧邻阳台山风景区、住户人口年轻化高素质等特点,通过商业购物、广告投放、家政服务等多元收入,反哺 " 环境提升但租金不涨 " 带来的成本,形成可持续的后续价值产出。同时,区委区政府及大浪街道向元芬社区倾斜资源,在配套公共空间建设、活动资源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打造绿道经济和夜间经济,重点建设 800 米的特色复合商业带,力争把元芬微棠社区打造成辖区经济发展、旅游休闲的新地标等,形成 " 政府善治—居民宜居—企业发展 " 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在水围新村," 城市管家 " 入驻后,整合了环卫、绿化、消防、市政等多个职能,通过打破行业壁垒,减少开支成本。通过推行 "721" 工作法(即 70% 服务、20% 管理、10% 执法),打通与政府、企业的协同性,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和多方联动机制等,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实现城中村日常管理的内部有效循环。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专业化水平。目前,该社区管理团队内,资深物业管理专业人员占比 40%,市政环卫类管理人才占比 50%。
试点有何成效?
管理服务更专业高效邻里关系更和睦友善
采访中,记者在大浪街道陶元社区元芬新村(微棠新青年社区)和浪口社区水围新村看到,两个社区环境优美、管理有序。" 以前是城中村,现在是花园小区 "。在陶元社区元芬新村居住已 3 年多的何洁如此形容其居住社区发生的变化。
▲微棠新青年社区
据悉,自推行 " 城市管家 " 模式以来,大浪街道 " 城市管家 " 试点社区的社区环境、管理服务、城区风貌、邻里关系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党建引领更加全面深入。" 城市管家 " 进驻后,通过完善组织体系," 红色引擎 " 作用更加凸显,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日益提升;不打烊党群服务 V 站、初心书屋、初心廊等党建服务阵地成为了组织党员、联系群众的 " 连心桥 "。
管理服务更加专业高效。" 城市管家 " 进驻后,社区环境更优美了,安全水平更高了,服务更精细了。元芬新村 2020 年提供社区基础服务 3.5 万次,全年实现零安全事故,居住环境安全认可度 87%;水围新村房屋出租率由 82% 上升至 90%,物业投诉率从 15% 下降至 3%,回访满意率达 100%。
城区风貌更具人文特色。" 城市管家 " 服务团队在水围新村通过改造公共空间、完善公共设施、引导垃圾分类等方式,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人文风貌建设,营造村内人文活力氛围和新风貌;在元芬新村优化党群服务 V 站模块,形成元芬主题特色,真正让党建思想走入城中村千家万户。
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友善。" 城市管家 " 服务团队通过定期组织各类社团文化活动,让邻里之间不再陌生,社区居民的自治热情逐渐高涨。在元芬新村,30% 的住户在微棠结识了新朋友,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基层治理更加智慧精准。" 城市管家 " 团队依托数字化手段,将每一位居住人员进行标签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提升了城中村内人员管理及服务效率;通过人、房、物信息关联整合形成的档案化管控,解决了城中村诸多管理难题。
探索城中村全周期治理路子任重道远。下一步,大浪街道将按照 " 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边提升 " 的思路,不断健全完善 " 城市管家 " 运行管理机制,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推广 " 城市管家 " 工作,因地制宜地打造特点鲜明的 " 城市管家 " 品牌;同时,牢牢把握 " 数字龙华 " 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机遇,充分发挥 " 城市管家 " 模式全域推广后的数据优势,争当数字治理示范街区,打造 " 城市管家 " 模式的 " 大浪样本 ",为推进龙华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大浪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 王雅萍 通讯员 蒋翠莹 章锦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