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5-14
兰州市二院多学科协作切除病变重建颜面结构,患者重获美丽容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联合协作,为一位颅眼交界区骨肿瘤患者切除病变并重建骨性结构,在切除病变的同时重建颜面部骨性结构,使患者重获美丽容颜。

患者是一位 46 岁的女性,10 年前左侧眉骨上方 2 厘米处长出约鸽蛋大小的肿块,严重影响美观,因患者职业为美容师,对美丽有执着的追求和更高的要求,当时就诊于一家大型三甲医院整形科,做了手术治疗。4 年前,原手术部位再次出现肿块并逐渐增大,患者异常痛苦,总是用长发遮挡肿块,多年来从不敢将头发束起。时至今年肿块已经长到了眼眶上缘,最长直径已达到 4 厘米,手术难度大,可能会导致毁容。

今年 4 月,患者前来市二院骨科就诊。患者对容颜要求高,骨科王经韬主任与王海峰医生亲自带患者去放射科 CT 室行薄层扫描并做了 3D 重建。并请神经外科梁启龙主任进行会诊讨论,看似简单的手术其实不然,如果对病灶切除过多会造成眉弓塌陷,额窦开放导致感染,切除过少病灶清除不彻底会复发。针对以上问题,骨科团队联合神经外科多次讨论并制定详尽的手术方案 。患者于 4 月 30 日在全麻下行 " 左侧额骨占位性病变切除 + 眉弓、额骨重建术 ",手术由骨科、神经外科共同完成,术中精细操作,保护眶上神经,以病变外围 0.5 厘米额骨为界,完整切除肿瘤,避免肿瘤复发,严密封闭额窦,避免发生感染。病变切除后重建缺损的颅骨和眉弓。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颅骨海绵状血管瘤。据悉,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在颅骨肿瘤中发生率为 0.7% 至 1%,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额面部无任何癍痕,现已出院。

近年来,市二院加强多学科建设,以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取代传统的专科模式,既为患者节约就诊时间,又降低住院费用,利用最优化的资源产生最大化的就治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图片由兰州市二院提供)

编辑丨李雪岚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