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 5 · 18 国际博物馆日,每每此时,我们都会异常期待与兴奋,新的主题让我们有新的视角去再一次审视这些古老的瑰丽。
兰州日报 · ZAKER 兰州联合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天庆博物馆特别策划推出《了不起的文物在甘肃》短视频系列。
在放下这个舍不得那个的 " 艰难 " 选择中,我们精挑细选了五件或出土甘肃或 " 落户 " 甘肃的重量级珍宝,它们有的早已登上了更大的舞台,成为了新一代 " 文物网红 ",被全世界所熟知;有的本身就蕴藏着非凡的意义与历史价值,细细考究下来会令人惊叹;有的自成体系,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分量来说,都举足轻重;更有甚者,自古都是一宝难求。
本期带你来看看在甘肃那些 " 了不起的文物 " ——傅抱石名画《茅山雄姿》。
1960 年,为了纪念陈毅、粟裕率领的新四军东进抗日,在茅山植树造了这片林场。在大茅峰西坡的山地上,栽植了陈毅元帅题写的 " 东进林 " 三个字。一个字就占地 30 多亩,秋红冬黄,象征着革命常青。
1965 年初夏,傅抱石先生在这里创作了名画《茅山雄姿》。" 东进林 " 这三个字也被傅抱石巧妙地融入在了这幅《茅山雄姿》图中。整体来看," 茅山雄姿 " 四个篆字,被傅抱石写得苍劲有力。在他的创新表现下,重笔浓墨的松林与热火朝天的工厂、热闹繁华的城镇相呼应,展现出新中国一片欣欣向荣的面貌,而茅山的苍劲雄姿的精神,也被含蓄的表达在画中。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傅抱石以一种区别于传统江南山水的技法,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画历史的新篇章。
你可能会问,傅抱石为什么要选择茅山作为作画地点?
茅山,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江南创建的著名山地根据地。因此选择茅山作为创作的题材在那个时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幅画是傅抱石先生盛期山水创作的巅峰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最后一幅完整的山水画作。
在这幅近 26.8 平尺的惊人巨作中,洋溢着傅抱石革命浪漫主义的昂扬情怀与雄奇壮阔的瑰丽巧思。
关注《了不起的文物在甘肃》系列,更多精彩将在兰州日报新媒体平台 ZAKER 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社群、视频号、官方抖音、快手账号等同步发布。
兰州日报社西游记工作室出品
策划制作 | 韩彤 周言文 孟夏
实习生 马芳乾 李庆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