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5-18
国际博物馆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走进张纯如的一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 文 / 摄)5 月 18 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为什么是她——张纯如与 <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专题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展览以丰富的物件以及全息数字技术,再现张纯如的形象,彰显出她还原南京大屠杀历史、捍卫正义与和平的精神,展期为三个月。

△ 《为什么是她——张纯如与 <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专题展现场

张纯如生于美国的华人之家,却执着写出了《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把南京大屠杀历史带入了西方视野,被称为 " 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 ",曾连续 14 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再版 10 余次,印刷近 100 万册。2004 年 11 月 9 日张纯如自杀身亡。本次专题展运用多层次跨空间的手法,多维度地展现张纯如的一生。

△ 张纯如的照片和衣服

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女士长期关心和支持纪念馆的发展。2020 年 12 月,张盈盈女士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向纪念馆捐赠了 25 件(套)与张纯如及其演讲活动相关的物品,极大丰富了馆藏张纯如的相关实物,这些物品都在这次展览中展出,其中包括张纯如的几件套装和一件白色礼服。

△ 张纯如生前使用过的键盘

该展还展出了 1997 年张纯如来南京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珍贵照片以及她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键盘和鼠标。

△ 张纯如(右二)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左二)合影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杨夏鸣,当年曾陪同张纯如一起采访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他说:" 印象中的张纯如是个特别认真执着的女孩子,当时没有想到她这么年轻能够把这本书写出来,事实证明她做到了而且很成功。"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说:" 本次专题展我馆联合科技企业,运用数字技术,将张纯如的形象恢复与重塑,让已经离开我们 17 个年头的她,与我们面对面。希望年轻观众在看过展览后,不仅能得出‘为什么是她’的答案,也可以在心里说‘我也可以成为她,我也可以用一个人的力量做一些事情’。"

凌曦表示,未来纪念馆将通过张纯如的事迹,不断传递和固化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进一步加强南京大屠杀史料的研究、对外翻译和国际传播,助力南京国际和平城市建设,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