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5-19
深圳354米高楼突发晃动,专家:设计若存在薄弱环节,就可能出问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蔡梦莹)5 月 18 日中午,深圳华强北地标——赛格大厦突然发生晃动,引起不少人关注。有媒体报道,5 月 19 日下午两点左右,有两位在六楼和一位在五楼的赛格大厦商家分别表示,大楼在当天下午一点半到两点之间出现过晃动。

目前,经专家初步检测排查,大厦主体结构安全,周边地面未发现开裂现象,具体振动原因还在调查中。

摩天大楼为何会发生晃动?5 月 19 日,南京一名从事建筑工程研究的专家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风力作用、施工影响、设备运行都有可能与大楼产生共振,造成晃动。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雪忠则表示," 如果在抗震抗风设计中,一些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加强,在特殊工况下就有可能出问题。"

深圳地标建筑突发晃动,初步调查:主体结构安全,振动原因仍在调查

5 月 18 日 13 点左右,有市民报料称,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的赛格大厦出现摇晃,现场人员从大厦撤离。

不久,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官微发布通报称," 经我局查看并分析全市各地震监测台站数据,今日我市未发生地震。赛格大厦摇晃原因相关部门正在核查。"

当晚,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通报:12 点 31 分至 13 点左右,赛格广场大厦出现振动现象。经查,13 点 30 分后,赛格广场大厦未再发生振动现象。大厦主体结构安全,周边地面未发现开裂现象,具体振动原因还在调查中。

此外,有网友提出疑问,是否因为风太大导致楼晃动。对此,@深圳天气 微博回应称,13 至 14 时华强北街道赛格广场站测得最大瞬时风为 5 级,称不上大风。

中建二局华南分公司官网显示,深圳赛格广场建筑面积 169000 平方米,地上 72 层,地下 4 层,总建筑高度 354 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钢管砼结构工程。公开资料显示,赛格大厦于 1999 年建成完工,是深圳华强北的地标性建筑。

专家:风力作用、施工影响、设备运行都有可能与大楼产生共振

" 高层大厦摇晃很正常,不用大惊小怪。一般来说,这种晃动不易被人察觉。一旦晃动超出了人体心理感受范围,或者对建筑本身造成危害,就值得警惕了。" 南京一名从事建筑工程研究多年的专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之前有专家指出,这是一种偶然的频率巧合,是共振现象。记者了解到,共振是指一个物体的振动,会带动另一个物体的振动。当二者的振动频率越接近,共振产生的振动幅度会越大。

南京这名专家也表示,偶然的共振是此次深圳赛格大厦晃动较为可能的原因。而能与大楼产生瞬时共振的原因比较复杂,离不开几大因素,包括风力作用、施工影响、设备运行等。

首先考虑的是风力作用。当时风力只有 5 级,看上去风和日丽,但超高层建筑的周边风力环境是比较复杂的,风的因素不应被轻易排除。认证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博士的杨溢在知乎回答相关问题也称,共振和风力大小关系不大,关键是风的频率对上了楼的固有频率,就可能发生。

其次,就是施工影响。南京的这名专家表示,目前排除了地震可能,但是当时周边是否有施工?是否会造成共振?还有待调查。他表示,超高层的桩基已经深入基岩层,一处施工产生的低频振动,可能不会对其他楼有影响,但恰好有可能和这栋楼产生了共振。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设备运行产生共振。一般高层建筑都有专门的设备层,用于存放中央空调工作机组、新风系统工作机组等,它们大多以模块化的方式运行。当这些工作机组的瞬时振动频率和大楼本身的振动频率接近,就容易产生共振现象。当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会采用一些柔性材料(如橡胶)对设备层进行减震。长时间下来,这些材料是否还在发挥作用?这都需要了解。

抗风设计有严格规范,薄弱环节需重视

事件发生后,一篇名为《深圳赛格广场建设项目评析》的硕士学士论文也引发了圈内关注。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金典琦,撰写时间为 2001 年 1 月 1 日。有网友发现,该论文作者金典琦现任深圳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运营总监。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这篇论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根据项目建设流程,从赛格广场的设计 、施工监理两个方面直接探讨赛格广场建设过程的成败得失。 论文中提到,施工图滞后造成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造成最严重的一次后果发生在顶部的天线上。在 1999 年 9 月 30 日完成了天线部分的施工后不久,行人发现赛格广场天线在剧烈地摇摆。" 原来天线的设计计算错误导致共振。" 后重新计算后安装,并做了局部修改。

网友据此对该楼的设计、施工等表示质疑,关注点集中在建筑本身设计是否存在缺陷等方面。

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多年的张雪忠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超高层建筑在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都有非常严格的技术规范。而技术规范的制定都是在失败经验总结和大量的建造实验、专项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比如,不同的地区不同高楼,就会有各种的风洞试验,来模拟风力环境,从而提出相应的数值标准。

除了地震作用外,他表示,高层建筑主要的侧向荷载是风荷载,这也是抗风设计中的重要指标。" 如果在抗震抗风设计中,一些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加强,在特殊工况下就有可能出问题。"

同时,他也表示,在正常的设计流程中,建筑的抗震设计、抗风设计等都会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 如果达不到要求,那是过不了关的。" 在施工过程中,也是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也有技术部门对施工过程全程监督。在入住前,还有竣工验收把关。从这一角度上说,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是有严格的制度保障。

【链接】

南京也曾多次出现高楼晃动,多与附近施工有关

现代快报记者梳理发现,南京也曾出现过摩天大楼晃动的情况。2013 年 9 月 5 日,南京新街口一幢 50 层高的写字楼就曾出现 " 莫名 " 抖动。事发后,有记者调查发现,紧挨着大楼的一片工地上,有一台压路机在平整路面。有专家分析,极有可能是压路机和大楼产生了共振,才导致了晃动。

现代快报曾报道,2016 年 07 月 21 日下午 3 点 40 分左右,新街口青石街附近的高楼内,很多人都感觉到了明显的晃动,持续时间约几秒钟。现代快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当时,南京没有监测到地震发生,也没有破坏性地震的异常前兆。巧合的是,下午 3 点多,青石街附近的一栋 6 层小楼被施工人员拆除。专家表示,小楼倒下的时间和人们感觉晃动的时间相吻合,不出意外,应该就是它造成的。

不止是南京,2011 年 7 月 5 日,首都首尔一幢 39 层高层建筑突然发生摇摆,致使数百人惊慌逃离。事发后,有专家指出,当时楼内一些人正在练习 " 跆搏 " 健身操,恰好与这栋建筑的固有频率 " 一致 ",从而产生 " 共振 " 导致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相关标签

深圳 地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