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5 月 13 日六安、肥西两地出现新冠疫情,14 日早上一上班,庐阳区逍遥津街道红旗社区党委书记陈静就接到通知,社区 24 名工作人员全员保障辖区两个新冠疫苗接种点:省立医院和逍遥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二中心,引导居民有序、安全接种。
连夜加固 12 个防雨棚
红旗社区去年曾获评 " 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社区书记陈静在 22 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去年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应急处置能力更得到提升,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兵分两路,迅即来到两个接种点。
此时两个接种点已挤满了居民,场面乱哄哄的。陈静与她的同事们一方面维护好接种点室外的秩序,当务之急是让居民们排好队,她派人回社区快速打印排队的号头,逐一分发到居民手中,拿到号头的居民们很快安静下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填写表格。
一方面随时与接种点内的医务人员保持沟通,了解库存疫苗的数量、种类、接种前后有没有禁忌等,再用小喇叭不停地提醒居民要注意的事项,准确地回答居民的各种提问。
当天天气非常闷热,陈静看了看天气预报,15 日有雷阵雨,须提前搭好避雨的棚子。在街道的支援下,12 个雨棚很快搭起来了。根据去年抗疫期间得出的经验,在雷雨大风的天气里,如果雨棚根部不加固的话,很容易发生翻塌,于是陈静再次向街道求援,安排人员前来加固,这一忙起来一直忙到了晚上九十点钟,陈静与街道副主任周继黄等人一一确认雨棚都加固合格后,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
第二天上午,排队的群众比前一天更多,陈静与接种点医生商量,一上午放号 500 个,没拿到号头的群众请自行离开,到了 10 点左右,拿到号头的居民全部有序躲入棚下,10 分钟后天降暴雨,虽然风雨交加,但雨棚纹丝不动,有效地护卫着居民,为他们带来丝丝暖意。
60 岁以上老人开辟绿色通道
" 战斗 " 持续进行,社区工作人员已连续奋战好几天了,嗓子喊哑了,腿脚站肿了。辖区单位的志愿者也来了,他们来自省节能减排中心、省妇联等单位;辖区年轻的居民党员们也自发前来支援了。
17 日这一天,陈静获知辖区 60 岁以上老人可以接种疫苗了。这下,辖区的老人们蜂拥而至,给保障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了确保老人们的安全,接种点开辟了绿色通道。
" 今天我们可能打到疫苗呀?"" 我想打二针的 "" 我想打三针的 "" 我这两天血压有一点高可能打?"" 我早上饭吃得太少可能打?"…… 老人们的问题特别多,陈静和志愿者们拿着小喇叭,更加耐心、细致地为老人们答疑解惑,帮着他们填表格、扫二维码,在手机上填写接种疫苗建档 ……
对待这些患有多种慢性病、行动缓慢的老人们,陈静改变了干脆利落的工作方式,不时跟老人们说几句玩笑话,哄着他们开心地排好队,让每位老人家都顺利地接种上疫苗,并一再地叮嘱着注意事项。
自 14 日全市居民集中接种疫苗以来,陈静和她的同事们每天都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这一天她 9 点多钟到家,照例到上初二的女儿屋里看看、到女儿小床边坐坐,跟女儿聊几句。不知不觉就靠在小床上睡着了,快到 12 点女儿结束了功课,这才轻轻地把她喊醒。
" 家人都很支持我,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想干好这份工作是很难的。" 陈静轻轻地笑着,经过片刻简单的休憩,她又穿上红马甲,值守在接种点的风雨里。
胡晗卉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周伶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