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5-22
真正回归自然!兰州极地海洋世界将六只甘肃“鲵娃娃”放归栖息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5 月 22 日,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兰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中共兰州市七里河区委宣传部、七里河区教育局、七里河区农业农村局、兰州市生态环境局七里河分局、七里河区科技局、七里河区科协、七里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共青团七里河区委协办,甘肃秦州珍惜水生野生动物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兰州市七里河区海洋科普协会承办的 "2021 保护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活动暨野生大鲵救助康复放归仪式 " 活动在海德堡(兰州)极地海洋世界举办。

在活动仪式上,参会领导嘉宾紧紧围绕 " 保护野生动物,共建美好家园 " 的主题,发表讲话并呼吁市民关心、了解、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现场由兰州极地海洋世界工作人员将六只救助康复的野生大鲵(俗称娃娃鱼)交接给甘肃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栖息地放归工作。

据了解,这六只大鲵都是由于栖息地在夏季连续降雨冲毁等原因,在兰州段黄河沿岸被发现,被发现时生命体征不佳,后送至海德堡(兰州)极地海洋世界野生水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救助,在工作人员近一年时间的饲育治疗下,终于康复,得以重归家园。

近年来,海德堡(兰州)极地海洋世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公益活动,救助、放归野生水生动物二十余尾(只)。同时深入贯彻落实构建海洋强国的战略,针对本地区孩子们加强海洋科普教育内容、倡导海洋环境及生态保护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义务走进学校上百所,带动青少年儿童主动参与到海洋科普、环保、宣教活动当中。对于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娃娃鱼,学名:大鲵 ( Andrias davidianus),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体大而扁平,一般体长 57~84 厘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 200 厘米以上。雄鲵肛部隆起,椭圆形,肛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无隆起,泄殖肛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平滑,无乳白色小颗粒。常栖息在海拔 1000 米以下水质优良的溪河或洞穴之中,以蟹、蛙、鱼虾及昆虫为食。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6 年 ver 3.1 ——极危(CR)级别。是 3.6 亿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两栖类动物,也就是说:娃娃鱼的祖先比生活在 2.3 亿年前中生代的恐龙还要早一亿多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孟夏 文 / 图 / 视频

责任编辑丨包学枫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相关标签

兰州 极地海洋世界 甘肃 娃娃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