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日,2021 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动。活动周于 22-28 日举办,以 " 百年回望 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 " 为主题,回顾百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据了解,活动周期间将带来超过 350 场科普活动,22 日当天有 149 家科普场所免费向市民开放。
广州依托科技活动周平台,通过创新论坛、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打造珠江科学大讲堂、格致论道论坛、创新科普嘉年华、广州科技开放日等科普品牌活动,联动展现科技发展路径,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7 位科学家获 " 科普爱心大使 " 勋章
开幕式上举行了 " 科普爱心大使 " 授章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计亮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克复,大数据专家涂子沛,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的陈全,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许学猛,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曹静,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谭耀文等 7 位科技工作者,与热爱科学的小学生代表携手点亮象征科技美好未来的闪光棒,并接受 " 科普爱心大使 " 勋章。
开幕式外场设置了党建区、高新区、科普区、签赠区等展区。在党建区,AI 机器人和展板,互动展示智慧党建、科技帮扶等内容。高新区展示了广州地区高校和科技企业发展成果,包括 " 天琴计划 "、" 天河二号 "、" 海洋科考船 " 和千玺机器人等。在科普区,实物互动和展板相结合,观众可以亲身体验最新科技装备,包括 3D 彩色打印技术、视力损伤筛查新技术," 少年编程 "、" 节水专利 " 互动展示以及《实验动物知多少》科普展览。在科普图书签赠区,现场观众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春节日记》《给小孩讲大数据》等科普读物。
创新科普嘉年华系列活动达 10 余场
今年广州创新科普嘉年华系列活动达 10 余场,在活动周期间以及下半年持续与公众见面。活动主要包括线上云端 " 嘉年华 "、线下专题活动、科普讲堂和科普体验行等。嘉年华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广州创新科普嘉年华吉祥物,并为 2021 年广州科普创新奖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专题活动设立红色科普专题展区、嘉年华吉祥物主题形象展区、" 乡村振兴 · 科普先行 " 活动展区、AR/VR 与我同行专区、创享嘉专区、咖啡科普专区、科普大游园等七个专题展区。
科普讲堂则于 22-23 日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主题分别为 " 百年健康梦 " 与 " 百年航天梦 "。邀请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谢燕清,分享《肺功能与呼吸健康》有关内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山医生吴晓航分享《预防青少年近视眼》。邀请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曹静分享《作为追星人,我想让天上的卫星成就孩子们的航天梦》,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老师陈伟标分享《建党百年,逐梦航天》。
线上互动,共享云端科普资源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云端嘉年华线上系统依托 " 广州科普资源 " 微信小程序开展。云端嘉年华于 5 月 14 日全面开启,并将持续到 5 月 28 日,主要包括 " 创玩科普馆 "、" 科普视频展播馆 "、"VR 云游科普馆 "、" 科普直播吧 " 和 " 科普点赞屋 " 五个互动馆。
" 创玩科普馆 " 中包含 3 个科普游戏,分别为追星揽月、物种大作战、AI 育成实验室。" 科普视频展播馆 " 中汇聚全国优秀科普视频并进行云端首发,含 100 部 2019 年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及 50 部 2020 年科学防疫科普微视频大赛作品。在 "VR 云游科普馆 " 中,市民可以参观打卡超算、美容化妆、现代农业、生物等领域科普基地,如广州超级计算机科普基地等。" 直播吧 " 中汇集了科技活动周期间各类科普专题活动现场直播。" 点赞屋 " 则展示了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普专题项目孵化的科普成果及 2020 年广州优秀科普图书作品。
149 家科普场所免费对公众开放
科技开放日于 22 日开启,11 个区的 149 家科普基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等场所、设施在开放日当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如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举办 2 场 16 个科普讲座及科技创新年度巡展活动;华创芯智能教育科普基地开展 " 畅游黑科技 让科技点亮生活 " 主题科普 VR、AI 体验活动。
据介绍,23 日晚,广州 11 个区 23 家科普基地、高等学校及单位同步开展 " 科学之夜 " 活动,包括广州动物园的 " 动物园奇妙夜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 " 寻找暗夜精灵 "、白云山鸣春谷的 " 云山科技夜 " 夜观活动等。
文字: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图片、视频:新快报记者孙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