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了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 系列之《一个法国记者的大清帝国观察手记》。通过讲述一个法国医生在大清帝国的游历故事,配以 215 幅活泼细腻的插画,以外国人的视角,记录中国晚清的社会生活百态。
全书通过一个法国医生在大清国的数年游历,翔实记录了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方式、法律条例、宗教哲学、文化思想、神话故事、古玩器物、风俗习惯、市井百态。书中内容无所不包,文字轻松活泼,可读性强,将欧洲人对神秘中国的印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主人公抱着新鲜探险的态度注视着这个陌生的国度。他治好了广东巡抚林琛女儿的白内障,结交了这位高级官员,继而改名 " 平西 " 跟随林琛游历中国——厦门的寺庙、福建的红茶、浙江的普陀山、宁波的丝绸、上海的被绑架与谋反、南京的审判及乡试、景德镇的瓷器 ……
这是一部想象的大清帝国游记,因为作者并没有来过中国。但作者通过研究来华传教士所撰写的有关中国的书籍、汉学家的著作,从中吸取精华,对大清帝国的风土人情描述细致,对政治经济剖析深刻,对文化宗教阐释全面,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全面记录晚期大清帝国的百科全书。
本书拥有较为强大的创作和翻译团队。书中文字部分由 19 世纪法国作家、文学批评家兼记者埃米尔 • 多朗 - 福尔格撰写。他与司汤达是挚友,并在英国结识了狄更斯,还与威奇 • 柯林斯结为好友。插图作者是法国画家兼版画家奥古斯特 • 博尔热(1808 — 1877),他来过中国,并在广州逗留了 10 个月。他尤以绘制带有东方色彩的风景画而闻名法国。本书的插画与埃米尔 • 多朗 - 福尔格的文字搭配得天衣无缝。插画家不但了解中国民间风俗,而且对中国历史也极为熟悉,比如在绘制远古及唐朝人物服饰时,展现出了那个时代人物的着装,而不是以清朝人的服饰统而代之。此外本书译者袁俊生译著经验丰富。他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工作多年,现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任副教授。译有近 50 部作品。
本书是一本历史书,也可以算是一本历史小说。对于喜欢看游记故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以当作小说来读,故事节奏有舒缓也有刺激冒险,可读性很强。对于搜集史料、研究历史的读者来说,书中的插画,以及当时的风土人情介绍,都是可以借鉴的素材。对于喜欢历史的读者而言,本书关于清朝历史的细节描写得非常细致,语言活泼轻松,是一本从外国人的视角看历史的好书。它不但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普通平民的市井生活,还让我们从中得到诸多启示。
《一个法国记者的大清帝国观察手记》在国外出版之后,就获得了良好反响。法国《两个世界》月刊(1844 年)评:" 在有些文学作品里,插图与文字相得益彰,甚至颇有喧宾夺主之势,却让文字描述显得更加生动,《一个法国记者的大清帝国观察手记》正是这样一部作品。作者和插画家勠力同心,把一个欧洲人对神秘中国的印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画家博尔热的插图真实、细腻,他的画作又给多朗 - 福尔格的文字带来无限的遐想。这样的作品一定会深受读者喜爱,配有插图的作品读来轻松,还让读者对遥远的陌生国度产生真实的视觉印象。"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一个法国记者的大清帝国观察手记》
[ 法 ] 埃米尔 • 多朗 - 福尔格 著
[ 法 ] 奥古斯特 • 博尔热 绘
袁俊生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1 年 4 月
特约撰稿 宗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