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5-24
深晚报道|网络调查发现:35.6%的受访企业已进行数字化转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近两年," 数字化 " 逐渐取代 " 信息化 ",成为产业经济中的实践和大众热议的话题。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1 人力资本管理趋势报告》,探讨数字化趋势对企业人才管理、人才技能重塑的影响及挑战。报告发现,35.6% 企业已进行数字化转型,比去年提高 8 个百分点,3 成使用 AI;45% 企业采用可视化面试,智能面试让海量人才初筛更高效。虽然近 6 成职场人肯定 AI 积极作用,创造性劳动者受益更大;不过也有 3 成职场人表示数字化延长工作时间,模糊工作与生活边界。

万人大企数字化普及率达 62.4%

▲不同规模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当下,数字化转型已经从部分头部企业的 " 可选项 ",转变为更广泛行业与企业共同的 " 必选项 "。调研发现,数字化管理的渗透率已经达到 35.6%。其中,在营销 / 运营 / 人力 / 财务 / 等某个或多个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占比为 26.5%,9.1% 受访者表示企业总体数字化转型已经初具规模。此外,还有 19.7% 正在做数字化转型准备。

从不同规模企业看,万人以上大型企业与规模在 500-9999 人的中型企业领先数字化转型,已有转型动作的占比分别为 62.4%、50.6%,与小型企业(20-499 人)、微型企业(20 人以内)拉开明显差距。相比之下,由于盈利见效周期长、自身实力薄弱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起点滞后。

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阶数字化工具扮演重要角色。具体来看,29.7% 职场人表示日常工作中有使用到 AI 机器人等技术,其中,4.4% 经常使用,1.9% 大规模使用。调查还发现,企业的经营水平与其数字化进度成正比:在数字化转型进行中的企业中,经营水平位于行业中上游的占比 33.5%;在已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经营水平位于行业中上游的达 42.8%。

参与远程视频面试、可视化招聘的人数占比 45%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近年来,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应用在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防疫常态化背景下,远程办公、线上协同的模式更加速了数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渗透。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者所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 远程视频面试、可视化招聘 " 达到 45%,39.3% 选择 " 使用大数据、AI 技术筛选简历 ",还有 12.3% 表示企业有使用机器人面试。29.1% 企业采用智能员工管理系统。此外,数字化工具在企业教育培训中有很好落地,16.6% 使用 AR/VR 技术开展学习培训,15.5% 采用 AI 技术智能匹配培训课程。

面试环节的数字化应用也成大势所趋。企业端,45% 的企业采用可视化面试;求职者端,对可视化产品使用已有较高普及程度。数据显示,47.6% 的职场人都进行过视频面试,35.1% 的白领表示查看过企业视频介绍,还有 14.3% 尝试过直播面试这一最新求职形态。在可视化面试基础之上,智能面试则可结合视频分析、语音语义分析、情绪分析、测量评估等数字技术,聚焦岗位核心素质,智能分析面试过程,构建人才画像,让面试初筛更科学与便捷。

近 6 成职场人肯定人工智能积极作用

▲不同数字化程度企业员工的加班频率

调研数据显示,58.7% 的职场人肯定了人工智能的积极作用。34.8% 表示人工智能对自身工作并无影响,16.8% 表示 AI 促使工作效率提高,还有 7.1% 认为技术反而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性质工作与技术的关系完全不同,重复性强的劳动力被取代的风险更高,而对个人思维与创造能力应用更多的工作将借助 AI 实现更大价值。从数据来看,常规性 / 重复性体力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已被 AI 等技术代替的比例最高,达到 19.8%;但 22.8% 非常规性 / 非重复性分析类工作者与 20.2% 非常规性 / 非重复性沟通类工作者认为 AI 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有超过 1 成的非常规性 / 非重复性沟通人才表示技术为自身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在工作与生活便边界越发模糊的环境下,随之而来则是职场人工作强度加剧的问题。在尚未有数字化转型意识的企业中,12.1% 职场人表示从不加班,高于企业有数字化转型动作的人才。然而,已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白领选择 " 几乎每天 "、" 一周数次 " 的占比分别为 15%、16.7%,工作量最为饱和。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相关标签

ai 机器人 数字化转型 职场 渗透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