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 镝
每当公宝霞讲起 2020 年援鄂往事,这位白衣天使都心潮起伏。疫情期间,她肩负重任,带领 15 名伙伴驰援武汉,成为最美逆行者。在有序、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圆满地完成任务 ; 更令她难以忘怀的是,在驰援武汉战 " 疫 " 的洗礼中,她火线入党的美妙时刻。
看似娇小羸弱的公宝霞,心中像是潜伏着巨大的能量,她说:" 一生有一次值得感动自己的经历,足矣。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我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革命队伍里的一份子,我觉得特别骄傲与幸福,我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永远跟党走!"
临危受命挑重担
2020 年 1 月 23 日,农历除夕前一天,原本是人们准备迎接春节、阖家团圆、普天同庆之时,一个未知的病毒在武汉肆虐,1 月 23 日,武汉封城。
25 日 , 农历正月初一,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迅速蔓延的严重势态,党中央立即部署防控任务,吹响了驰援武汉战 " 疫 " 的集结号。
从武汉封城起,全国各地一批批逆行者肩负着使命,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奔向武汉。
2 月 15 日,黑龙江省组织的第五批援鄂医疗队 102 人出征。公宝霞是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九疗科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30 年,有多年的护理、管理工作经验,也正因有了这些工作履历及经验,她有幸成为第五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她带领 15 名队员、带着亲人和领导的嘱托与牵挂来到武汉。
其实早在 2 月,疫情最严重时,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就组织成立了临时预备队,公宝霞和队员们开始做必要的培训,把穿防护服等流程用文字或图表形式分发给队员,预备队员抓紧点滴时间练习。大 " 疫 " 当前,她们时刻准备着。没过两天,医院接到了援助武汉的通知。医院立即派公宝霞带队,带领 15 名伙伴援鄂。刚刚接到通知那会儿,她亦曾紧张、犹豫过,毕竟自己不是从事传染病学科的护理出身,担心万一因为自己业务不熟练出现问题,会给单位抹黑 ……
去武汉的飞机起飞前,公宝霞告知弟弟去武汉的消息,电话那端传来了弟弟的抽泣声:" 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给我平安回来。" 公宝霞忍着紧张的情绪,安慰弟弟 , 让他放心,心中暗暗想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带着伙伴们平安回来。
她在战地日记中写到:2020 年 2 月 15 日,就这样来到了武汉,无法形容此刻的心情。从临时接到通知,紧急出发,到临危受命来到武汉。带着家人朋友同事的嘱托和期盼,心里一直是七上八下没底状态。毕竟我和队友都不是相关专科,没有经验。而我又答应大家,把孩子们平安带回去,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会尽可能地把一切事情做好 ……
现在距离驰援武汉的时间已经过去 1 年多,公宝霞说,每每翻看战地日记,泪水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往事历历在目,驰援武汉的经历永生难忘。
3 月 18 日,当她带着伙伴们从武汉飞回哈尔滨,抵达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时,看到旋梯下欢迎的人群,她和队员们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 作为领队,她激动地说:" 我把孩子们平安地带回来了!"
爱在 " 方舱 " 医患间
到武汉的第一天,大雪纷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特殊时期,来自四面八方的逆行者与武汉这座城市,发生了许多温情故事。
在沌口方舱医院改建期间,公宝霞带领队员克服困难,开始为进舱、接触患者做准备。她与队员们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掌握各种表格,熟练掌握器械以及药品摆放位置,不知疲倦地学习从进舱到出舱过程,尴尬地学穿尿不湿,一遍遍地训练穿、脱重达二十几斤的防护服,尽快适应护目镜模糊、防护服潮湿难耐以及克服厚重防护服带来的操作不灵活。
为了安全且工作方便,刚刚做完头部手术不久的公宝霞,含泪剪掉心爱的长发,她身先士卒给伙伴们做榜样。
公宝霞的医疗队负责方舱医院 D、E、F 三个区 182 个床位的患者,她们除了正常给患者打针、送药等护理工作外,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第一天进舱,公宝霞目睹患者恐惧无助的眼神,不时地听到患者迫切地追问什么时候能回家。他们恐惧在这个环境里再度被传染。患者的焦虑状态,公宝霞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疏导患者情绪是他们精神科护理的专长,她和伙伴们凭着丰富的经验,用春风化雨般的话语疏导许多焦虑、急躁患者的情绪,帮助他们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养病,患者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爱和温暖。
每天,公宝霞全副武装在舱里工作大约 6 个多小时,她们每天半夜进舱。在这种极度危险的环境里,繁重的超负荷体力工作,她们没有半点懈怠,精神高度集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她们开展心理小讲堂,用既生动又有趣的小知识,缓解患者的情绪。在不断磨合中,患者们逐渐地信任她们,也愿意和她们敞开心扉交流了。
在方舱医院,每到开饭时,公宝霞都拎着一大堆食物,有盒饭、牛奶、水果,发放给患者。她记得第一个和她搭话的患者是一个 50 多岁的女性,看到她娇小瘦弱的模样,手里拎着那么一大堆东西,心疼地对她说:" 哎呀,我看你是黑龙江队里最小的姑娘吧,哪舍得让你拎这么多的东西。" 说着从公宝霞手中把一箱牛奶直接拎走,帮着把奶发给患者。
还有一次,她给患者做心理疏导,患者说:" 你们东北的大秧歌真好,我没扭够,能不能带我们再扭一次。" 于是,她让年轻队员和患者们排好队形,随着音乐响起,偌大的方舱医院,他们手舞足蹈、扭起腰肢,欢快地舞动起来 …… 欢歌笑语中,把所有的负面情绪和恐惧都抛到九霄云外,患者的情绪及精神得到了些许舒缓,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患者中有个名叫罗毅的年轻警察,30 多岁。入院后,他被医护人员的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主动帮助医护人员做了许多工作,诸如组织开饭、帮助医护人员排班,承担起了志愿者的工作。治疗一段时间后,罗毅多次核酸检测已呈阴性,本该回家、去宾馆隔离,但罗毅不想走,他说,他是共产党员,想申请留下来做志愿者。但因有政策,他的申请没被批准。在欢送罗毅回家时,医护人员与他恋恋不舍地相互签名留念,彼此互相祝福,在依依惜别中留下了联系方式,这份在患难中建立起的情感,至今仍在延续。2020 年 9 月,曾经在沌口方舱医院护理团队的所有成员都收到了一枚纪念币,这是罗毅特意从武汉寄来的,这是患者对公宝霞等逆行者们无私奉献的敬意。
因为公宝霞在疫情期间业务能力的完美表现,她被湖北省授予 " 最美逆行者 " 荣誉称号;武汉开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也授予她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白衣卫士 " 和 " 先进标兵 " 的光荣称号。
今年 4 月,她再获全国 " 五一 " 巾帼标兵殊荣。
永远铭记那一刻
参加驰援武汉沌口方舱医院的抗疫工作,公宝霞感到非常荣幸。在武汉,亲眼目睹全国无数的逆行者众志成城,舍我其谁、奋勇争先、忘我工作的状态及热情,她深深地被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的医务工作者的情怀感染着,被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感动着 ……
之前,她从没想过加入党组织。她认为,按照自己的初心,做好本职工作,也一样为党工作;她想把火线入党的机会留给年轻的孩子们。
2020 年 3 月 8 日,武汉沌口方舱医院正式休舱,同行们纷纷写请战书,申请下一个任务。尤其是共产党员的表现,令公宝霞动容,有这样一群共产党员的影响,她的思想与境界不断提升。
公宝霞带领护理人员圆满地完成了 184 名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复发、医务人员零感染。在领导的鼓励下,公宝霞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6 日,她和同院队员缠晓腾被武汉沌口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批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火线入党,公宝霞小时候在电影里看过,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火线入党的画面;如今,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身临其境的武汉 " 战区 ",她火线入党,感觉是特别的不一样。
18 日上午 9 时 30 分,天气晴朗,武汉市一扫往日阴霾,明媚的阳光柔和地照耀着大地。在方舱医院的大门口,两位男医生双手高举着党旗。面向庄严的党旗,公宝霞举起右手,宣誓那一刻,她热血沸腾、感慨万千!眼前仿佛浮现出在炮火隆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董存瑞大义凛然地托举炸药包;黄继光用血肉之躯、舍生忘死地堵住敌人疯狂扫射的枪口;烈焰燃烧下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等画面 ……
回望眼前,心潮澎湃。她感恩领导的信任和厚爱,在特殊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无限感慨地说:" 这是她人生中永远铭记的一刻!"
从武汉回来,公宝霞体重减轻了近 20 斤,难忘的 30 多个日日夜夜,在她人生的履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武汉时,迎接他们的是大雪纷飞;回哈时,武汉的樱花已然烂漫多姿。
编辑 韩冰
值班主编 封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