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 月 25 日,由广州市文联主办,广州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承办,联合市内红色文化场馆开展的 " 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 " 系列主题阅读活动正式启动。这一系列活动旨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进一步推广全民阅读,不断提高市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首场活动由从化区文明办、区文联、区图书馆以及广州文艺市民从化空间协办,邀请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杨克前往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 " 新时代诗歌写作 " 这一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16 场沙龙读红色经典
在 " 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 " 系列主题阅读活动启动现场,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陈永亮介绍," 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 " 系列主题阅读活动由 16 场读书沙龙组成,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主题,邀请知名文艺家、专家走进广州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广州鲁迅纪念馆、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等红色文化场馆及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红色经典,同读者分享阅读体会,加深市民群众对广州红色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据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宣传百年广州文艺成果,今年以来,市文联开展了多项文艺志愿服务,如 " 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 "、" 文艺之美 党史之光——广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文艺故事会 " 等主题展会。
此次 " 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 " 系列主题阅读活动采用读书沙龙的形式面向人民群众,既延续了市文联一以贯之的 " 文艺惠民、文艺为民、文艺乐民 " 的文艺服务理念,又为文艺服务市民增添了新内容、新形式。据了解," 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 " 系列主题阅读活动后续场次将在 " 广州文艺市民空间 " 与 " 南国文艺 " 微信公众平台陆续更新。
诗歌写作的关键在于发掘新角度
在首场 " 学党史 传经典 推新作 " 系列主题阅读活动中,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杨克以 " 新时代诗歌写作 " 为主题,围绕亲身经历与代表作品,分享了诗歌创作中的心得感悟。
活动中,现场主持人、广东省朗诵协会副会长杨芳深情朗诵了杨克的最新诗作《听见花开》。该诗共 11 小节,以粤港澳大湾区 11 个城市的地标景观与市花为意象,结构紧凑,想象奇特,语言极富张力,生动表达了诗人对于大湾区各地穿越历史、共同绽放、共创未来的深切愿望。
随后,杨克向现场观众分享了作品《听见花开》和《大湾区的天空》的创作体会。他指出," 诗歌写作的关键在于发掘新角度 ",以平常事物带给读者全新的审美体验。《听见花开》选取大湾区各城市市花作为意象,生动展示了大湾区 11 个城市百花齐放、" 潮起正扬帆 " 的多彩面貌;而《大湾区的天空》以区域内的机场与航班密度为切入点,通过描绘大湾区的空中景象,绘就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画卷。
诗歌写作如何发掘新角度?杨克认为,应该少用概念,多用意象。中国古典文学向来重视意象,由此形成了独特的 " 主情 " 传统,大量优秀诗歌都具有 " 言有尽而意无穷 " 的独特审美韵味。新诗创作也应向古典诗歌汲取有益营养。具体到创作中,杨克以《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一诗为例。作品选取石榴为意象,运用联想与想象深入挖掘它的不同局部特征,找到与主题之间的契合点。既表达了深刻宏大的家国情怀,也蕴含着浓厚的审美意味。
在选用意象时,杨克也指出,诗歌意象不能局限于自然之物。新时代,诗人应善于取日常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技术入诗,使诗歌与时代紧密结合,切实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李曼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