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继涛 记者 姜振军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句诗用在韦江荷身上,再适合不过了。5 月 25 日上午," 韦江荷作品研讨会 " 在盐城大丰荷兰花海举行。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重度残疾的韦江荷酷爱文学,被誉为 " 轮椅作家 "" 盐城张海迪 ",30 多年来已累计发表文学作品达 400 多万字。
情真意切,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5 月 25 日上午,大丰区荷兰花海郁金香客栈二楼会议厅内,60 多位国内知名的文学界嘉宾齐聚一堂,参加由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盐城分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 " 韦江荷作品研讨会 "。
△ 研讨会现场
在活动现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 " 钢铁诗人 "、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组原组长、上海出海口文学社社长刘希涛,盐城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鞠烨平,盐城市文联一级调研员高定,盐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盐城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管国颂等嘉宾参会,大家围绕韦江荷作品展开热烈讨论、点评,并提出情真意切的建议。
" 韦江荷的作品有三个特点:情真意切,特立独行;灵动风华、收放自如;大爱无痕、行稳致远。" 管国颂如此评价。高定说,韦江荷 30 多年来,以身残志坚、发奋图强的人生态度,不屈不挠地在文学的广阔田野里躬耕前行,创作了一篇又一篇诗章,他的文学成就向社会证明:一个人的思想有多深刻,人生就有多精彩。他的诗歌洋溢着精神伟力,同时也向全社会残障人士传出一条信息:只要有梦想和努力拼搏,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他的诗歌不仅凸显时代主题,还充满乡土气息,他的诗歌细腻而富有张力,力透纸背,赏读时令人回味无穷。
"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对残疾作家韦江荷写作的一次总结,更在于为社会贡献了一份精神食粮。" 专家代表们希望广大残疾人作家把握时代脉搏,努力创作出更多描写新时代中国残疾人故事和人民情感的精品力作,以闪耀人性光芒的精品奉献人民、照亮人心,活出精彩人生。
身残志坚,谨记知识改变命运
" 我所经历的童年,用一个字概括,就是‘苦’!" 谈起过去的经历,58 岁的韦江荷依然伤感。在他 3 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下肢瘫痪,只能爬行移动,尽管他曾动过 7 次大手术,但只能靠拄着拐杖行走几步。
△ 韦江荷
虽然残疾,在家为了减轻父母负担还要做家务," 下河淘米都是挪着凳子、用嘴叼着淘箩爬到河边。到河边拎水,一小桶水,用嘴拎上岸只剩小半桶。" 韦江荷数次哽咽。
" 知识改变命运!" 堂哥对韦江荷说的这句话,让他终身受用。为此,他自学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遇到不解问题,他经常爬行到十几里路外的老师家求教,寒冬酷暑,有几次晕倒在路边。中学课程学完了,参加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先后拿到七门单科结业证书。
今后的路怎么走?不能总在家里,靠家人来养活 …… 韦江荷经常扪心自问。" 当我听农村广播里讲由某某人供稿时,心想我也可以写稿、投稿呀。" 有了主意后,他先学着写小广播稿,写完后爬到乡村邮局寄给当时的县广播站。随着被录用的次数增加,信心也随之增加,特别是第一次收到几毛钱的稿费,他高兴不已," 这是靠我自己劳动挣来的钱!"
异常刻苦,3 年爬坏 7 条凳子
此后,韦江荷又向当地报社投稿,陆续被录用,期间也得到了报社编辑的帮助指导,写作能力不断提升。这时的他引起了乡领导的关注,乡领导对他说:" 你虽然残疾,但好学会写,你就做乡里的业余报道员吧。" 这样,他就更努力了,领导说是 " 业余 ",他却当成 " 全职 " 来做。
" 当年,全乡 16 个村、1 个养殖场,我靠凳子爬着去走访写作。" 韦江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就这样他爬遍了全乡的每一个村庄和单位,乡里的每条小路都有他匍匐爬行的足迹。3 年间,广播站(台)、报纸用稿上百篇,先后有 7 条凳子被他用坏了。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韦江荷身残志坚,艰辛努力的事迹,引起了相关部门、媒体的关注,盐城当地的主流媒体两次派记者进行了专访,并开辟了 " 学习韦江荷青春闪光辉 " 专栏,被誉为 " 盐城张海迪 ",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接见。省、市相关部门安排,他先后到盐城、苏州、徐州、连云港等多所高校作个人成长事迹报告。
期间,韦江荷深感文化知识的不足,于是他向相关部门领导写信申请,要求进入高校学习。1988 年,终于收到通知,经过笔试,他到盐城师范专科学校(现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进修两年。在这里,因为学习刻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在校期间,他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学业。
笔耕不辍,发表作品达 400 多万字
" 在我人生最艰难的时刻,诗歌就像是恋人陪伴自己,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外国名著也涉猎不少,甚至一首小诗都能看得热泪盈眶。" 谈到诗歌,韦江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每天都压力很大,但一旦进入到诗歌世界,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据统计,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从文之路,他先后在《诗刊》《雨花》《绿风》《诗歌报月刊》等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出版《爱的雨季》《美丽逆光》《痛蝶》《飞越一道彩虹》《平原之魂》等诗集六部,《清荷幽香》散文集一部,电影剧本和文学评论集各一部。"1994 年,我的诗歌参加国际大赛获得银奖,在上海接受颁奖时,见到了全国残疾人学习的楷模——张海迪。" 韦江荷记忆犹新。
经过不懈努力,韦江荷得到了诸多的赞誉和奖项。他现在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残疾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全国百名优秀残疾人艺术家 " 等。2017 年,他被盐城市残联表彰为 " 全市十佳自强之星 ",2019 年,被大丰区残联表彰为 " 自强模范 "。除了写诗以外,韦江荷还在大丰区残联做文化宣传志愿者,尽管没有报酬,但乐此不疲。
" 这一路走来,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从当年的小学老师、乡领导,到残联、文联和文友,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也不会有我的诗歌。" 回忆当初的苦日子,韦江荷的眼里充满着感恩," 我会继续努力下去,为残疾人事业和文学创作贡献我的力量。"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