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5-30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林雄:扶贫十数载 “老书记”乡村振兴路上继续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摆脱贫困关键是摆脱思想的贫困,懒的思想绝对不可有,主动、坚强的创业精神才能带领我们在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汕头潮阳区金灶镇桥陈村党建指导员 林雄

" 精神和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谈及在今年 2 月 25 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经历,广东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桥陈村党建指导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纪委书记林雄的心情依然激动。大会上,曾是汕头市三轮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的林雄获评 "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 荣誉称号,戴着红花接受表彰:" 最难忘的是国歌奏起的那一刻,全场三千多人集体起立唱国歌,我深受震撼和鼓舞,为自己能参与到脱贫攻坚这一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感到万分光荣。"

奔走乡野田间、大山深处十余年,林雄扎实走好扶贫路上的每一步,所驻的三个省定贫困村均已成为汕头市三轮扶贫开发工作的典型示范村。

" 超龄出征 " 不言老 日行万步十数年如一日

1983 年,林雄从华南农学院(现为华南农业大学)毕业,一头扎进农科领域的工作中。有技术、懂农业、与农民联系紧密,几十年来,林雄积累起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 熟悉‘三农’,与农民之间有浓厚的感情,为我之后下乡开展扶贫工作打下了基础。" 林雄对新快报记者说道。

2009 年,林雄开始到潮南区红场镇水头村驻村扶贫。在全市派驻到各个贫困村的扶贫队长中,年近半百的林雄属于 " 超龄出征 "。殊不知,这仅是他漫漫扶贫路的开端而已。2013 年,林雄又来到了同属于红场镇的苏林村继续扶贫。2016 年,已经 55 岁的林雄主动请缨,继续到省定贫困村潮阳区桥陈村扶贫。

■林雄(左)在指导桥陈村村民做好绿化管养。

如今,已经 59 岁的林雄正在开展第四轮驻村工作,从第三轮驻村第一书记转变为党建指导员,以新的身份但不变的热情,依旧积极奔走在乡野田间一线。

十年如一日的下乡奔走," 日行万步 " 的工作常态,林雄却认为,对比那些需要背井离乡到异地开展工作的扶贫工作者来说,自己这点路程实在微不足道。

十几年的扶贫经历下来,林雄对 " 第一书记 " 这份工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认为第一书记主要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是做策划,通过深调研制定切合发展需求的‘一村一策’,然后按照策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一张蓝图干到底。第二是协调,协调联系好农民、村干部、驻村队员,当地党政部门的关系,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当地和团队的支持。第三则是汇报,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争取各种支持。"

" 输血 " 容易 " 造血 " 难 每次帮扶都将产业作为重点

对于如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林雄分享了自己用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善,只要规划好,这些是相对容易做的,难的其实是要拿出实招来帮助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林雄每次帮扶都是 " 有的放矢 ",在产业上做足功课:在第一个驻村扶贫点水头村,林雄瞄准了山药这一当地特色农产品,鼓励引导村民种植,同时通过轮耕保质,令山药的市场价格翻了一倍,村民尝到脱贫致富的甜头;第二轮扶贫,林雄为苏林村引进种植 " 鸭屎香 "" 锯朵仔 " 等新品种单丛茶,建设 150 亩的优质茶叶示范园和茶叶加工厂,提升优质茗茶的栽培与加工技术,打造了 " 红苏香 " 茶叶品牌。

2016 年的第三轮帮扶,林雄来到了桥陈村。第一次进村时,村口淤泥、垃圾堆积,当时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仅 1.8 万元。" 来之前我就知道,这次帮扶比前两次难度更大。" 村里的弱劳动力贫困户占比较大、盘活老旧寨子的工作亟待推进、浪费土地资源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等问题让他辗转反侧:" 单单是开养鸡场这一个项目,前前后后开了十几次会,直到鸡苗都送到村里了,贫困户还在因为担心卖不出去而争吵不休。" 在林雄不厌其烦的沟通和解释下,贫困户们终于走出了第一步,养鸡场于 2017 年投产,截至 2021 年 2 月,已经卖出 280 万枚鸡蛋。" 每枚鸡蛋能使贫困户增收 3 毛钱,累积下来也有几十万收入了。" 林雄说道。

■林雄(中)在桥陈村指导村民种植黄金百香果。

在林雄的带领下,桥陈村的发展道路愈发清晰,村干部的奋斗热情愈发高涨。随着桥陈村基础设施完善升级,碧桂园投资改造村老寨顺利完成,红色资源被激活,生态环境得到提升,一幅 " 红 + 绿 " 的乡村振兴画卷正被打开。

截至 2020 年,桥陈村有劳动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96.2 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840.56 元,村集体经济收入 32.2 万元。桥陈村先后获评 " 汕头市文明村 "" 汕头市十佳美丽乡村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 广东省红色党建示范村 "" 国家森林乡村 ""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和 2020 年广东省 "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创建单位。

单兵独马走不远 背靠团队 借力社会资源

"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大会上的这句话,说到了林雄的心坎上,对于自己所获的成绩和荣誉,他认为,这份光荣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他身后的团队。

林雄表示," 扶贫工作最重要的是抓好跟踪落实,让每一扶贫项目落地生根,这些事情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做到的,需要形成团队。" 因此,林雄尤其重视与村干部、驻村队员之间的配合,同时感恩团队的付出,扶贫工作也获益于此,开展得更顺利。

■桥陈村母子榕红色公园。

" 还有,要善于挖掘资源,讲好故事,争取各种力量的支持。桥陈村到目前为止接待参观人数超过 10 万,团队几年来为桥陈村争取到 4500 万的扶贫资金,与参观者看到我们团队的执行力不无关系。"

林雄亦感激社会资源的支持:" 比如 2017 年争取到碧桂园在桥陈村开展村企共建新农村示范村项目,碧桂园捐款 1300 万元用于精准扶贫项目,还派出工作人员和我们一起驻村助力桥陈村发展,可谓是出钱出力出智慧。"

背靠团队与资源,林雄希望,在打好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从乡村产业振兴下苦功夫真功夫,为自己驻过的每一条村里,都留下一个品牌、一批优质资产,更重要的,是一种创业精神:" 摆脱贫困关键是摆脱思想的贫困,懒的思想绝对不可有,主动、坚强的创业精神才能带领我们在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彧

相关标签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汕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