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中央和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安排,兰州市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结合工作实际,梳理确定了 46 项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重点项目,现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予以监督。
1、实施全市扩大教育资源项目。新建、改扩建学校 10 所,其中幼儿园 6 所,小学 1 所,初中 1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1 所,教育园区 1 个(含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其中 :5 所学校投入使用,5 所学校完成主体建设,增加 1.3 万个学位。
2、实施全市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工程。全市企业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 两后生 "、下岗失业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贫困人口)、特殊人群等开展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创业培训、劳动预备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全年完成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7 万人次。
3、实施提升城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项目。依托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建设新冠病毒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新增日检测能力 2 万份。依托市疾控中心建设公共检测实验室,配备移动方舱实验室,提高机动防疫检测能力,新增日检测能力 8000 份。保障重点人群 " 应检尽检 ",其他人群 " 愿检尽检 ",同时,确保一旦爆发疫情能够快速启动检测工作,提升全市快速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能力。年底市二院城市核酸检测基地项目验收完成并投入使用;市疾控中心完成核酸实验室建设工作。
4、实施全市小游园新建改建项目。全市主城四区新建改建小游园 20 个。
5、实施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和老年人惠民保障工程。提高全市 6.5 万人左右城乡低保、5000 人左右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全市 60 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给予补贴。
6、实施全市特殊家庭惠民保障工程。为全市在册特殊家庭成员购买综合保险。
7、实施残疾儿童保障工程。为全市 600 名以上 0-17 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
8、实施妇女 " 两癌 " 筛查工程。完成 5000 名妇女 " 两癌 " 免费检查。
9、实施在保职工保障工程。完成 1000 名参保会员健康体检。
10、实施 2021 年全市保障性住房新建项目。年底前完成 5000 套(户)保障性住房新建开工任务。
11、实施 2021 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和智慧安防设施改造项目。全市开工改造 300 个老旧小区,主城四区老旧住宅加装 300 部电梯,在全市范围内推进 300 个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其中:开展老旧小区智慧安防设施改造 100 个,推动商品房小区市场化方式建设智慧安防小区 200 个。
12、实施全市文化惠民工程。放映公益电影 1100 场;开展金城讲堂、全民阅读等活动 100 场次;在黄河风情线核心段开展常态化音乐展演,为期 120 天、1000 余场次音乐惠民演出;在兰州音乐厅、10 家精品小剧场、100 家艺术培训机构举办文艺演出活动 1000 场。
13、实施全市便民公共服务工程。建成不少于 10 座精致公交候车亭;建成 5 个全民健身广场;新增 1000 个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新建投用 2000 个路外公共泊位,完成 72 条道路、5055 个泊位的智慧停车改造,全市停车场动态泊位接入达到 7.5 万余个。
14、整治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动。聚焦中办《关于进一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做好 2021 年为基层减负工作主要措施及分工方案》指出的 7 个方面 18 个问题,省作风办《关于基层减负专项检查的通报》指出的 3 个方面 11 个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并逐项推动解决。
15、推进网民留言办理解民忧行动。制定出台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实施办法,对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跟踪督办和实地核查调研的方式进行督办、严格把关,解决群众反映的 " 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
16、实施科技人才下乡计划。组织全市领军人才、首席专家、青年专家成立专家服务团,设立农业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村庄规划等服务小分队,下沉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四个远郊区县农村开展科技扶贫工作,解决乡村发展实际困难,帮带培养骨干人才。
17、开展为民解忧媒体监督行动。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通过新闻热线和线上爆料平台受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协调解决并在《兰州晚报》" 记者跑腿 "、兰州电视台 " 落实进行时 " 和舆情转办进行跟踪督办。
18、开展维护民企权益和失信人员惩戒行动。加大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各类刑事犯罪,维护民企权益;增强失信被执行人公布惩戒力度,全力推动全市信用联合惩戒工作开展。
19、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集中攻坚大会战。中央信访联席交办信访件 528 件、省信访联席交办信访件 20 件,办结率达到 75% 以上。
20、实施 " 文明力量在行动 "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织和动员全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持续开展以 " 移风易俗兴乡村 "" 文明创建展风采 " 等九大类百余场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强化社会奉献意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1、实施重大项目组团服务计划。全市共组建项目团队 296 个,其中市级 51 个,区县级 245 个。服务全市 830 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22、校车服务全覆盖工程。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校距离 3 公里以外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乘车服务。
23、城乡低保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学资助民生实事项目。对具有兰州户籍且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到普通高校本科、专科(高职高专)2021 级的城市低保全额保障家庭和农村低保一、二类保障家庭子女进行学业资助,录取到普通高校本科的 2021 级新生一次性补助 10000 元;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高职高专)的 2021 级新生一次性补助 8000 元。
24、推进 " 平安驿站 " 建设。在治安相对复杂的派出所推广新建 " 平安驿站 "。
25、深入推进 " 百万警进千万家 " 活动 。按照 " 六必进 " 要求,每月集中访、工作结合访、侧重针对访。走访中坚持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主动开展电诈防范宣传、主动收集掌握情报线索、主动协调解决问题,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把小事做实、把实事做好,使群众更满意、警民关系更和谐。
26、深化城市道路疏堵保畅。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切实保障城市重要民生物资配送交通畅通,精细有序规范城区货车禁限行措施,加强城市部分道路高峰拥堵问题破解,坚持一个堵点一个方案,全力保障群众出行畅通。立足我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实际,完善各类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道路运行线路,在现有基础上主动作为,加强运维保障,增设交通指示标志标识,科学调整道路灯控设置,着力解决群众服务需求急,反映强烈的问题,保障城区交通秩序。
27、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成 32 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中心。
28、打造法律援助工作站,深化 " 一村居一法律顾问 " 工作。以 " 聚合职能、针对施策、便捷服务、注重实效、共享资源 " 为目的,年底前努力建成八类法律援助工作站。与全市 110 个乡镇(街道)1084 个村(居)签订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协议,实现全市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村(居)法律顾问每个月到村(居)服务时间累计不少于 4 小时,每年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参与普法宣传活动不少于 2 次。
29、新增城镇就业为民实事项目。城镇新增就业 8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2.3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9100 人。
30、开展待遇提标 " 惠民 " 行动。持续推动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确保实现参保登记、代缴保险费、发放待遇 " 三个 100%";会同市财政局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贴配套政策,协调和督促金融机构按时发放养老金;预计为全市 19.74 万人每人每月提高 5 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31、提升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水平。完成 218 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设备安装调试,纳入系统预警管理。
32、持续发挥热线平台作用办实事。通过 "12345""12315""12319""12369""96777" 等热线,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满足便民需求,提高服务效能。
33、城区供热管网改造计划。预计投资 1000 万元,对主城区小区内外供热管网、楼下盘管等公共部分进行改造。
34、实施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投资 18601.6 万元,完成 208.471 公里自然村(组)道路硬化。
35、优化调整公交线路项目。调整 10 条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线网覆盖率。
36、提升供水能力水平项目。通过更换闸门、增加加压泵站、投入运营芦家坪净水厂、打通输水管线瓶颈等措施,解决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高坪地区供水水压问题。建设农村水源保障工程 11 项,投入 2104.27 万元,受益 6.54 万人。
37、兰州市黄河干流防洪工程。新建堤防 13.79 公里、新建护坡及护岸 21.15 公里,维修加固堤防 41.31 公里,维修加固护岸 3.25 公里。
38、农村改炕项目。推动以水暖炕为主的农村改炕工作,每炕改造面积不低于 4 平方米,全年改造 2 万座。
39、农业燃油补贴项目。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补贴 300 元、中型拖拉机补贴 250 元、小型拖拉机补贴 200 元的标准,全年农业燃油补贴 688.365 万元。
40、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各区县至少建成 1 个推荐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至少 20 个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维修并投入使用。
41、实施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北山景区罗九公路马槽沟健身步道建设。建成 5 个全民健身广场。
42、医疗待遇保障提升行动项目。" 三大调标 " 行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统一上调 5%、参保城乡居民年度住院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限额由 4 万元调整为 5 万元、城乡居民普通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 100 元上调至 130 元。落实向农村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城镇困难职工捐赠 4762 份 " 金城 · 惠医保 " 保险。
43、职工互助互济保险进基层活动。为 1.79 万名快递员、网约工等 " 八大群体 " 工会会员赠送职工互助互济保险。
44、残疾人社会保障计划。为 7000 名贫困老年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 18533 名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发放信息消费补贴;为 2000 名残疾人给予托养补贴;为 45800 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
45、继续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便民服务项目。持续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扫描录入,全年完成数字化扫描档案 8063 卷、46125 件 , 使广大群众更为便捷地查阅利用档案资源尤其是民生档案。
46、黄河大景区服务设施提升项目。在大景区沿线补植补栽各类花灌木 10 万余株,草坪更新、补植 2.63 万平方米,安装休闲座椅 216 把,安装环保垃圾箱 227 个,安装便民衣帽架 150 个,增设公共厕所 10 座。
中共兰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 年 6 月 2 日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中共兰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