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6-02
深晚报道丨一个打疫苗一个测核酸,一份深情几多坚守,龙岗这3对医护夫妻档携手防疫一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明天轮到我去核酸采样啦,今天是爸爸去的。"6 月 1 日晚上,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简称 " 龙岗二院 ")麻醉科医生陈静告诉记者。陈静的丈夫宋海涛是龙岗二院内一科心血管副主任医师,现在他还在核酸采样现场忙碌着。

最近,宋海涛和陈静都是 24 小时待命,有任务随叫随到。而像陈静和宋海涛这样 " 夫妻双双上战场 " 的 " 抗疫拍档 ",在龙岗二院并不少见。

"需要我们时,就要冲锋在前 "

宋海涛是预备党员,24 日,他主动请缨报名医院组织的抗疫突击队。25 日凌晨 4 点多,他接到通知,马上到医院集结,出发进行核酸采集工作。这一天,他经历了暴晒和暴雨,经受了汗水和雨水的双重考验,持续工作到晚上 10 点多。

▲ 6 月 1 日,宋海涛在核酸采样工作现场。

" 在没有给我安排一线任务时,我得守好医院。" 陈静说,她也报名了抗疫突击队,目前留守科室等待组织安排,现在医院的工作量很大。" 现在全院出动,陈静是党员,我是预备党员,需要我们时就应该冲锋在前。" 宋海涛说。

▲陈静(右二)。

" 累倒没什么,就是心疼孩子。" 陈静的女儿今年才不到 7 岁,已经被锻炼得非常独立了,放学就去兴趣班。" 虽然她能够理解,但偶尔也会发牢骚。" 六一儿童节这天,宋海涛继续奋战在一线,陈静在科室值守," 早上 7 点多就把女儿送去同学家过六一了。"

宋海涛和陈静是 2003 年两人都筹备考研时认识的," 算是志同道合 "。2013 年,陈静随宋海涛从老家黑龙江来到深圳,聊起相知相爱相守的时光,陈静眼里满满都是爱:" 我们是‘裸婚’,但很快乐。"" 谢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对家庭的付出,辛苦啦!" 宋海涛对陈静说,有点羞涩。

" 一个打疫苗一个测核酸,绝配 "

龙岗二院内二科护士长曾萍的眼睛红红的。头一天凌晨三四点接到通知出发去核酸检测点,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到医院,第二天一早还要到医院上班,她已经这样连轴转了好几天。有时太晚了干脆就睡在医院," 还能顶得住!" 性格开朗的曾萍笑着说," 睡一觉马上就元气满满啦!"

▲曾萍给医院采样队员培训。

" 我们俩一个打疫苗一个测核酸,是不是绝配?" 曾萍的丈夫简峰是龙岗二院外一科副主任医师,今年 4 月被抽调到布吉街道文博宫新冠疫苗集中接种点担任副组长。最近一段时间,简峰和曾萍 " 好像好久没说过话了 ",经常半夜回家倒头就睡,时间对不上甚至面都见不到,直接 " 夫妻变网友 "," 在一线不方便接电话,只能微信留言,休息时抽空回复下信息。" 简峰笑着说。

▲左一站立者为简锋。

" 非常感谢他对我工作的支持。" 曾萍有些哽咽," 特别是从去年到现在,我经常加班,他虽然也是早出晚归,但对家庭的付出比我多。"

" 妈妈,你快回来吧!" 曾萍小儿子的一个电话打断了记者的采访。曾萍有两个可爱的儿子,一个 9 岁一个 4 岁,已经三四天没有见到妈妈了。" 难得今天比较早,回去可以陪陪孩子。" 墙上挂钟的指针已经是晚上 7:30,离开医院前,曾萍还有一系列收尾工作要做。

是 " 老夫老妻 ",更是30 年的 " 战友 "

陈义泉是龙岗二院长坑社康中心主任,妻子李州是龙岗二院眼耳鼻喉科护士长,这一对已经从事医务工作 30 年的 " 老夫老妻 ",最近也是几乎见不到面。

李州忙碌在核酸检测一线,除了上阵采核酸,还要负责调度组队和统筹带队。凌晨接到任务第一时间出发,李州从来没觉得自己的体力比年轻人差," 有时候一天下来会有点腰酸背痛,休息一下就好啦!"

▲李州为小朋友们做核酸采集。

" 他比我优秀!" 说到陈义泉,李州毫不掩饰对丈夫的赞美。作为龙岗二院长坑社康中心主任,陈义泉这几天也一直在坂田社区开展集中核酸采样工作,接电话、协调、安排 …… 每天都忙得团团转,经常大半夜才回家。

▲陈义泉在核酸检测现场,站立者为陈义泉。

" 去年疫情期间他在驿站忙,今年初又在新冠疫苗接种点忙,最近又天天在核酸采样点忙,这两年他就没怎么休息过。" 李州的话语间又有一点心疼," 老夫老妻这么多年,这种工作节奏也习惯了,不过年纪也不小啦,希望他多注意身体!"

深圳晚报记者 程文丽 通讯员 许奕 钟美玉

相关标签

陈静 海涛 疫苗 核酸检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