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5 月 21 日深圳发现 1 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市中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承担多次支援盐田、龙岗任务。截至 5 月 31 日,共采集核酸样本超 3 万份。
核酸采样支援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不仅派出医院要克服人员、物资调配的困难,采样队员们也要克服来自身体、家庭的困难。正是大家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心,筑牢了疫情防线。
深圳市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徐明明是支援盐田核酸采样队伍的领队。她是一位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老将,但这一次支援盐田,老将却也并不轻松——由于治疗需要,刚做完拔甲手术的她,隔天就带队前往龙岗,奔波劳碌。这种滋味常人难以想象。徐主任说,疼,那确实疼,但还好是去了——核酸检测队在龙岗一天转战了 13 家幼儿园,现场协调、物资准备、交通转运、与上级沟通 …… 如果没有一个经验丰富的领队,队员们难免要走些弯路,反复折腾,消耗宝贵的精力。能让全体队员的核酸检测工作更顺利一点,脚上的疼也值得了。
骨伤科二病区的护士何圭发还在岗位上忙碌,便被通知前往支援盐田港核酸检测工作,马上出发,时长七天。他第一时间便给在罗湖区中医院做护士的妻子打了电话,短暂地嘱托后便随队前往检测点。不料,几天后,妻子也被医院派去支援龙岗区核酸检测工作。因为家中还有一个的 3 岁的儿子需要照顾,夫妻俩心急如焚。但面对突发的疫情变化,作为白衣天使的夫妻二人明白自己担负的责任。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二人没有向医院说明情况申请留下,而是将孩子托付给邻居照顾。安排妥当后便双双前往核酸检测一线。在休息时间与宝宝视频通话,是夫妻二人最开心的时刻。
▲护士何圭发与儿子视频。
▲一家人合影。
护士长任晓艳收到支援盐田核酸采样任务时,她毫不犹豫,第一个主动报名参加支援。这一去最少是七天,她也深知这七天意味着什么,可能送不了即将去外地上大学的孩子,也可能加重身上本已经快消退的疹子,毕竟抗过敏药还没中断。但这些都不是她前往盐田港支援核酸采样的绊脚石。每日早出晚归,除了穿上防护服和队员一起采样,还要负责标本交接、物资协调,尽量满足队员的所需所求。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