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峰 王娟 记者 刘峻 文 / 摄)6 月 5 日,第十届南京鼓楼消化及消化内镜论坛举办在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围绕消化及消化内镜领域 23 个热点专题,进行超过 170 个讲座,举行 5 场比赛,举办 5 场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手术演示 30 余台次,发布临床诊疗新品一项。本次会议聚焦近年消化内镜的新技术、新进展,并深入探讨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促进消化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结合及转化。本次会议上,南京都市圈消化及消化内镜联盟成立,并举办张志宏教授从医 70 周年庆典。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邹晓平教授说,消化内镜原来只是一个诊断手段,现在已经完全转变成一个微创治疗的工具,就像当年的腹腔鏡一样,现在很多的手术可以通过在内镜下直接操作。采用消化内镜做手术,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消化道的完整性,与外科手术需要把胃的一部分切掉不同,消化内镜只是把黏膜层的一部分切掉,所以整个胃的完整性保留完好,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到底什么时候去做胃镜检查呢?邹晓平说,等到有症状再去做检查,往往已经是中晚期癌症了,所以,根本不是等到有症状时候去做这些检查,而是要主动去做检查,特别是五十岁以上人群,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
据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牵头成立南京都市圈消化及消化内镜联盟。该联盟涵盖了来自南京都市圈城市的 50 多家医疗单位,以医疗服务的共享共建为纽带,以专科联盟为平台,以双方优质医疗资源及区域影响力为依托,以提高联盟单位消化病诊疗技术及服务能力为重点,旨在全面提升南京都市圈消化及消化内镜诊疗水平及运行效率,促进联盟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会议还举行了张志宏教授从医 70 周年庆典活动。张志宏是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1925 年出生,198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 年至南京鼓楼医院工作至今,历任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消化内科主任、南京鼓楼医院专家组副组长、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1953 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独立的消化内科。张志宏教授善于将检查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而并不一味信任检查结果。曾有一位中年女性,在一次大雨中不慎跌倒后自觉上腹部不适,来到鼓楼医院就诊。当时医疗条件有限,仅对患者仅进行胃部钡餐检查,影像科报告提示为正常,主诊医生亦认为没有问题。张志宏教授查房时,通过仔细询问病史,亲自体检,并仔细阅看钡餐 X 线片后认为确有可疑之处,遂决定行胃镜检查,结果发现了胃癌,从而让该患者得到了非常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
他常常教导后辈医生,临床医生必须亲自查看患者,亲自阅片。这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功力。一位曾被外院拟诊为巨大肝癌的患者,辗转找到张志宏教授,经他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后诊断为阿米巴肝脓肿,如要明确诊断则需要行肝包块穿刺检查。在没有彩超定位的年代,张志宏教授运用深厚的解剖学功底,徒手定位和穿刺,准确找到包块,确诊为阿米巴肝脓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