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科技人才,她曾在皋兰县、永登县、武胜驿镇等多地提供技术服务;作为一位科技工作者,她曾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 项,完成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及甘肃省项目 10 余项;作为一名母亲,她曾荣获兰州市 " 最美母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曾受到兰州市科技局系统 " 优秀共产党员 " 的表彰奖励。
" 无论干什么,首先要态度端正、乐观积极 " 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她就是兰州工业研究院精细化工研究室主任杜喜梅。
2007 年,杜喜梅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硕士毕业。2008 年,她进入兰州工业研究院,主要从事食品及农产品方面的研究,包括植物理化指标及化学分析等方面。
" 读研时,我曾赴山东省林科院从事为期 3 年的基础研究,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入职以后,我一边利用‘三区人才’及下乡帮扶的机会在各乡镇亲身实践,一边投身于科研之中,不断强化专业技能和研发能力。" 杜喜梅说。
作为科技工作者,她长期深入一线进行农技指导。走乡入户,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农户宣讲政策、开展技术培训、编制食品安全手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农业科技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为农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她也发现了不少新问题。在平凉香椿基地进行技术服务时,她发现 " 虽然香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而且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香椿难以长期保存,给香椿的压片和贮藏等加工及开发利用造成极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四处奔走申请项目支持。她多次前往平凉实地考察,不断调整实验数据、反复确定工艺,历时两年," 一种香椿芽苗压片机 " 专利申请成功。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社会发挥更大作用,她又走进企业,寻求合作共赢。
就这样,在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的路上,她先后主持和参与了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甘肃科技项目诚信和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香椿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兰州市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对 " 三农 " 贡献的调查》等 10 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微波干燥对西兰花不同部位萝卜硫素含量的影响》《正交试验优化亚麻籽拌菜油的工艺》《兰州市食品产业发展 SWOT 分析》等国家核心 5 篇、省级 5 篇科技论文;制定企业标准《亚麻籽拌菜油》和《香椿营养粉》2 项;荣获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项目成果的完成,为当地农业及科技更好地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目前,杜喜梅通过以 " 问实情、出实招、强服务 " 为主题的 " 科技人员助力企业行动 ",对接了甘肃爽口源百合有限公司等多家百合加工企业。" 目的是对兰州百合精深加工、高值化开发、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将兰州的百合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杜喜梅介绍。
兰州工业研究院大力实施 " 青蓝工程 " 时,杜喜梅积极响应,率先组成项目团队,接纳团队新成员,并指导写论文、申报课题,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完成 " 以老带新、师徒结对 " 的科技教育传帮带工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永德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