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江苏关于大运河的 6 个省级专项规划已全部正式印发,全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1+1+6+11" 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其中包括 "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
大运河江苏段,是沿线最精彩的 " 段落 " 之一。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将来如何玩转大运河?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江苏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图)
"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 " 立足新阶段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要求,提出打造富有运河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成绩:
文博展示、文艺创作、文旅精品线路发布齐发力
近年来,江苏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经亮出一份成绩单。
即将建成开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目前已征集各类文物展品 1 万余件(套),完成 2 个基本陈列和 9 个专题展览。
从 2019 年起,每年举办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去年累计有 10 万人次走进运博会现场,线上受众突破 2 亿人次,今年还将在苏州举办第三届运博会。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
运河文化还有了艺术的表达。运河沿线 8 省(市)艺术家,历时 2 年创作完成长 135 米、高 3 米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
此外,江苏在开展文旅资源普查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遴选发布 20 条运河主题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近两年,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新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4 家、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2 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 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15 家。
展望:
7 大主要任务,打造 " 千年运河 · 水韵江苏 " 品牌
△江苏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水系示意图)
2025 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区全面建成;2035 年,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全面建成,大运河江苏段文化和旅游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实现融合;展望 2050 年," 千年运河 · 水韵江苏 " 品牌享誉中外,大运河江苏段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这项规划,范围统筹考虑大运河江苏段文旅资源禀赋与空间分布特征,以大运河主河道及重要支流沿线的 11 个设区市范围内 45 个县(市、区)为核心区,11 个设区市的其余区域为拓展区,盐城市、连云港市为辐射区。
△大运河江苏段夜景
规划明确大运河江苏段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目标,谋划构建 " 一轴三支三区多节点 " 的文旅融合发展空间格局,突出古通扬运河—串场河、通济渠(汴河)江苏段、胥河—秦淮河在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大运河江苏段连线织网、融汇交流的特点。主要任务包括 7 个方面:丰富运河以文塑旅内涵,推进运河遗产赋能旅游发展,构建运河特色文旅产品体系,营造主客共享运河文旅空间,促进运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升 " 千年运河 · 水韵江苏 " 品牌影响力,推动运河文明交流互鉴。
亮点:
" 运河百景 "、旅游精品线路,未来等你来打卡
△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水韵风情、文旅融合、数字赋能 …… 未来,中国大运河最繁华、最精彩、最美丽的 " 江苏名片 ",将被越擦越亮。
大运河江苏段全线通航、湿地资源丰富、生态文化景观多样。规划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凸显水韵风情,促进运河与江海河湖水系联动,推进建设一批富有运河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集中推出 " 运河百景 " 标志性文旅精品,策划开发水上观光和滨水休闲游。
△大运河江苏段夜景
未来,一系列精彩文旅线路,等你来一一打卡探秘。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古镇古村落、文化遗址遗迹等为基础,串联沿线优质文旅资源,推出世界遗产研学游、漕运盐运文化观光游、水利水运工程科普游、古城古镇记忆游、红色文化传承游等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以及长三角 " 高铁 +" 旅游线路、大运河主题入境旅游线路。
文旅品牌体系将更加完善。结合 " 水韵江苏 " 文旅品牌,推动运河沿线地区培育全域旅游、文旅节庆、文旅企业、文旅产品、夜间文旅消费等系列子品牌,策划打造 " 运河原点 · 精致扬州 "" 水城淮安 · 运河之都 " 等城市品牌。
带动效应进一步放大。运河沿线将发展新型文旅企业、产业业态、消费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研学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中医药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同时,打造沉浸式运河夜游新场景,培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此外,江苏智慧文旅平台功能将完善提升," 苏心游 " 智慧服务应用将扩大。数字赋能,运河遗产资源借助数字技术 " 活起来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