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鹏新区发布了一张别具意义的 " 绿色地图 " —— " 大鹏自然课堂 " 的全域导览图,以及一套印有大鹏半岛常见十大动植物的明信片。
据介绍,大鹏自然课堂是大鹏新区综合办(文明办)打造的生态宣教品牌活动之一,已连续开展四年,也是大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导文明新风尚、关爱未成年人的特色举措。
为培育生态文化,自 2018 年起,大鹏新区综合办(文明办)联合晶报,整合辖区相关单位、企业、机构、社会组织的自然教育资源,先后评选出两批近 20 家生态文明宣教体验中心,构建起新区的生态文明宣教矩阵。
其中,包括深圳国家基因库、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和深圳天文台、大鹏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等公众科普场馆,大亚湾核电基地等企业,深圳市生态监测自然学校、坝光自然学校等国家级 " 自然学校试点单位 ",潜爱大鹏珊瑚保育站等社会组织和机构,还有葵涌第二小学电池科技馆、葵涌儿童友好海洋图书馆、南澳中心幼儿园生态文明宣教体验中心、东涌周末学校等单位和学校。
依托生态文明宣教体验中心,大鹏自然课堂项目于 2019 年 3 月正式启动,每年在春夏秋冬四季开展多场主题自然教育活动。
疫情之下,2020 年大鹏自然课堂春天 " 云课堂 " 在百亩油菜花田里继续 " 开讲 ",并开展了 " 手 " 护海洋、走读西涌等主题活动。相关报道上了 " 学习强国 " 平台、新华网和人民日报 APP,网上点击量 50 万 +。
" 开讲 " 在四季里的大鹏自然课堂项目,创新 " 政府发起、社会参与、媒体推广 " 模式,将关爱未成年人的行动与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相结合,通过孩子带动整个家庭 " 与自然美好相遇 ",以大鹏半岛为全域 " 自然课堂 ",推进公众生态教育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让全社会共同关注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文明氛围。
为推进这一 " 大鹏特色 " 公众自然教育模式,2021 年,大鹏自然课堂启动 "1+N" 活动体系计划,整合最新的信息,对近 20 家生态文明宣教体验中心(自然学校)的特色课程或主题活动进行了梳理和挖掘,推出包括大鹏自然课堂手绘地图、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宣教体验中心(自然学校)导览手册、大鹏半岛自然物种手绘明信片等品牌文化产品,以全面、全新的导览指引,让你一图全览,一册在手,可抵达每一处 " 自然课堂 " 进行参观、学习和体验。
据新区综合办(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借助大鹏自然课堂‘ 1+N ’活动体系计划,推进新区生态文明宣教体验中心(自然学校)这一宣教矩阵的互联、互通、互动,让大鹏自然课堂课程体系化、活动常态化、项目机制化。通过在地自然教育推广、普及,创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美好生活。
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