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6-08
深晚报道丨深圳首家!物本物·社区记忆馆开放日暨《社区生活问卷》展览开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 月 5 日起,物本物 · 社区记忆馆(网谷双创街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成为深圳首个以智慧技术为展示手段,关注和记录大家日常社区生活的公共博物空间。一场关于社区的展览《社区生活问卷》正在馆内陈列展示区域展出,共聚物创始人郭佳为作为本期展览的策展人受邀出席。

物本物 · 社区记忆馆(网谷双创街馆)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网谷科技大厦的网谷双创街内,其所在的社区位于 " 打响深圳改革开放第一炮 " 的蛇口。同时也因其港口特殊的地理位置,蛇口持续秉持开放度和包容性。

社区记忆馆所在的片区是一个特别的社区,它是蛇口独特历史背景和人群结构的缩影。这小小的方圆内有着独立又复杂的生态,附近有 3 个居民生活区、白领聚集的商务楼、幼儿园、托儿所、初高中等等;工作之余,这一社区在生活方式和娱乐消费也不落下,周边有花店、咖啡店、餐厅、酒吧、公园等等。可以说,这个小区域满足了大家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需求。

展览《社区生活问卷》主要分为故事展示板块和互动共创板块,故事展示板块是由与该地区相关的记忆物品及相关故事组成,由附近居民自发捐赠,展示了从过去到现在不同时代的蛇口人在这片地区的回忆和记录;互动共创板块则由 500 道与社区相关的问题组成,来到现场的观众可以用红绿小贴纸进行问题的回答投票。

首展之所以设计为《社区生活问卷》,是因为社区记忆馆离不开社区生活。社区记忆馆的打造,见证了这个街区中的个体、组织逐步参与社区的历程,浓缩了社区整合的多元力量、组织规划的多方努力,形成了居民主动参与、氛围日趋融洽的社区环境,大家共同以 " 物 " 焕 " 记忆 "。

" 在接触这些记忆物件的时候,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物品背后所承载的回忆和情绪,这让我们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和对生命的珍惜。无论什么年龄、什么身份,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那一份小触动。" 物本物 · 社区记忆馆创始人李海明分享," 我们想在每一个社区中去建立一个带有‘博物馆’属性的空间,以传统的博物馆流程和方式为基底,融入当下最新的智慧科技手段,将这些社区中的光芒和能量以数字化的形式沉淀下来。"

这个空间可以收纳那些无处安放的小记忆,可以帮助社区中的居民建立个体理解,可以记录整个社区的变迁记忆。它关心社区的一切,无关乎过去、当下还是未来;它在与社区不断地互动和共振过程中,聚集了大大小小的记忆。这些记忆将会被不断编织、联结,自然有机地形成它该有的面貌,无关乎叙事和体量的宏大与渺小,而关乎每个人在社区中的经历、体会和情感。

据场馆运营负责人介绍,在 " 社区记忆馆 " 筹建过程中,收获了多方力量的支持。" 科技大厦以及网谷双创街全力的场地支持,蛇口社区基金会与我们共同成立的社区记忆馆基金,共聚物创始人郭佳为的倾情策展,中国移动的 5G+ 专线技术支持,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与我们即将联合举办的社区记忆馆设计大赛。这一切都能看出社区记忆馆这个小小想法的落地,激发了各方力量对社区治理的认同感。" 目前社区记忆馆还处于一个不断完善运营方式和可能性的阶段,期待在未来这个空间能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一些小惊喜。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实习生 刘泽娜

相关标签

博物馆 创始人 深圳 双创 幼儿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