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6-09
深晚荐书|《孤独传》:寻访孤独背后的隐秘历史,重现文明之疾的前世今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有人说,孤独是 21 世纪的流行病。在 19 世纪以前,孤独并不存在,它是一种被发明的现代情感。一开始,孤独指 " 孤身一人 " 的客观状态,现代人却逐渐将其视为负面疾病。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孤独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想方设法摆脱孤独,它却依然如影随形。孤独从何而来?人类注定与孤独相伴吗?

在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孤独传》一书中,英国历史学家费伊 · 邦德 · 艾伯蒂认为,孤独是一种现代情感。从宗教的衰落到工业革命,再到数字革命以来社交媒体与线上社区的蓬勃兴起,孤独观念的演变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理解孤独如何 " 被发明 ",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如今孤独盛行。

《孤独传》融合了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等,力图还原孤独的隐秘历史与复杂意涵。本书的每一章聚焦孤独的某种形态,探究孤独与个人和社会、情感和身体之间的关联。在书中,艾伯蒂旁征博引,梳理了 19 世纪至今的信件与日记、哲学文本、政治论述、医学文献等,研究了包括西尔维娅 · 普拉斯、维多利亚女王与弗吉尼亚 · 伍尔夫等人的经历,并分别探寻青少年、独居者、老年人、无家可归者等不同人群的孤独体验。

孤独不仅是一种个体感受,它还与婚恋、医疗、教育、养老、社会福利等议题息息相关。从更宏观的角度,《孤独传》审视现代社会如何被孤独改变,帮助人们学会与孤独共存,以平和澄明之心面对自我与世界。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文学创作专业硕士生导师梁永安认为,《孤独传》是一本非常及时的译作。孤独是当下青年人普遍的生存感觉,它迷漫于物质繁荣的表层之下,给人自由,又让人焦虑。这本书像深海灯塔的一道强光,将宗教时代衰落以来的社会生活形态演变与个人生命历程相互辉映,照射出当代 " 孤独 " 错综复杂的成因。如今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壮观的文明变迁,漂流在碎片化、数字化、匿名化大潮中的当代人,读这本书如同进入古希腊阿波罗神殿,赫然看到那永恒的箴言:" 认识你自己。" 被思考的人生才值得一过,被理解的孤独方能迸发出非凡的创造力。面对孤独,读一读这本文辞畅美的译作,也许你会释然一笑,既珍惜孤独的必然,又打破孤立的局限,让生命更加独立自由,以雨后初晴的心境,融入伟大时代推陈出新的价值变革中。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英)费伊 · 邦德 · 艾伯蒂 著 张畅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 年 5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标签

文献 医学 导师 深海 养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