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荔湾珠江隧道口执勤的黎国华。
■在十七中考场门口提供应急救助服务的志愿者徐暐杰 ( 中 ) 。
■在小北路转入十七中路口维持考场外秩序的何安琪。
进入炎热的 6 月 , 两场 " 大考 " 摆在广州人面前 , 疫情防控的硬仗持续 ,6 月 7 日 , 另一场大考——高考正式拉开序幕。高考第一天 ,5.49 万广州考生奔赴考场 , 由此而引发了各方力量动员起来齐齐为他们保驾护航 , 志愿者队伍也是其中之一。早上不到 7 点 , 志愿者徐暐杰、何安琪早已到阵 , 这是徐暐杰第二年、何安琪第一年参与高考护航 , 两人并不相识 , 志愿服务的类型也不尽相同 , 却在相隔不到 20 米广州市第十七中学考场门口等候、守望、服务 , 护考生周全。在荔湾区珠江隧道口 , 交警黎国华正在密集的车流中指挥着交通 , 心系正高考的儿子 , 遗憾不能相伴 , 他希望儿子照顾好自己 , 把握好人生方向盘 , 为自己的前程好好奋进。
父亲在荔湾站岗执勤 儿子在考场奋笔疾书
6 月 8 日 5 时许 , 在珠江隧道口 , 不时有身穿防护服的的士司机载着考生往芳村方向驶去 ,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荔湾大队副中队长黎国华就站在密集的车流中 , 指挥现场交通。这时 , 他接到了儿子微信消息 , 寥寥几个字 ," 英语考完了 "。
黎国华儿子今年高考 , 缺席儿子高考 , 是他和太太的遗憾。
6 月 3 日 , 芳村开始实行 " 只进不出 " 的交通管控 , 黎国华和同事们连夜进行部署 ," 工作繁重 , 任务多 , 要求高。" 黎国华的太太是广医一院的一名护士 ," 我太太也是在那晚接到通知 , 被派去海南村支援核酸检测工作。" 那天后 , 夫妻俩只能隔着手机屏幕见面。" 从小到大 , 他 ( 儿子 ) 就成长在一个警护家庭里 , 知道父母经常在一线工作 , 习惯了我们重大节假日都不在身边了。" 黎国华有着很多无奈 , 他想弥补 , 又怕影响儿子高考的心态 , 克制住自己不敢多去跟儿子视频 , 不敢多去给孩子发信息。其实 , 在以往正常工作时 , 他跟儿子也是一周才见一回。最近疫情期间 , 黎国华只能将儿子和小女儿托付给邻居帮忙照顾。
在疫情和高考两场 " 大考 " 中 , 这对父子兵需要一同上阵。黎国华说 , 现在他只是简单地希望 , 父母不在身边 , 儿子能好好保护自己 , 努力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 为自己人生的前程更加努力。
夜幕降临 , 灯火通明的珠江隧道口旁 , 有一间简陋板间房供交警短暂休息。到了黎国华的休息时间 , 估算着太太可能在吃晚饭 , 他打了通视频通话 ,30 秒、一分钟、两分钟 , 直到系统提示 " 对方手机可能不在身边请稍后再次尝试 ", 黎国华才默默地挂上了电话。" 我现在都不知道她在哪里 , 甚至有时候一条信息隔了一两天才回。" 他又说道 ," 可能她还在忙 , 穿着防护服不方便接电话。"
" 熬一熬就过去了。" 黎国华想着 , 儿子考完了要奖励他一下 , 买双运动鞋 , 再买件衣服给他。
我们召之即来 , 来之能战
高考第一天的清晨 , 当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 , 有着 22 年应急志愿服务经验的徐暐杰伴着知了的鸣叫声早早地出门了 , 他要带领约 40 名团队志愿者们分别前往广州市第三中学、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第十七中学等 9 个位于越秀区的高考考点 , 在接下来的高考三天中 , 为考生及家长们提供疫情防控、流动巡逻、维护秩序、问询指引、应急救助、心理援助等志愿服务。
时间回到 6 月 3 日 , 当时正忙着协助越秀区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的徐暐杰 , 接到了一通来自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徐暐杰相当熟络 ," 暐杰啊 , 马上高考了 , 不知道你有没有多余精力。" 手头的核酸检测任务即将完成 , 徐暐杰当即就答应了。这样爽快地答应 , 徐暐杰是有底气的 ,"5 月底我们就有队员在群里问 , 马上就要到高考了 , 今年我们是继续 ( 参与 ) ? 果然报名通知一经发出 , 不到一天就满员了。"
站在广州市第十七中学的大门外 , 徐暐杰看着牌坊下来给孩子送考的家长 ," 比起往年的大阵仗 , 今年倒平淡许多。" 他眼观四路的留意着考生家长的停留时间 , 停留过久的 , 会一一劝离。
徐暐杰告诉新快报记者 , 像十七中这种学生住宿少的学校要特别注意 ," 到了第三天 , 学生考完了不用收拾行李就往外涌 , 加上前来接送学生家长 , 可以预见那个场面有多热闹。" 这种热闹 , 对他们来说无疑就是防控的 " 难点 "。
作为志愿服务队的队长 , 徐暐杰还需要到越秀其他考场巡逻。" 比起去年 , 天还不算热。" 而此时 , 徐暐杰的后背早已湿了大片。
11 点 35 分左右 , 陆续有学生走出十七中门口的 " 状元桥 ", 奔向等待的父母或者回家的方向。人潮中 , 有个高大的男生没戴口罩 , 徐暐杰和同事一下子就看到了。徐暐杰迅速从一个绿色环保袋里将早已准备好的 " 爱心包 " 递给同事 , 让她给考生送过去。这种考生口罩 " 不翼而飞 " 的事徐暐杰遇到过不止一次了。
根据去年高考期间的防疫经验 , 今年 , 徐暐杰带领着应急医疗辅助队准备了满满一袋子的 " 爱心包 "。爱心包里有口罩、消毒湿巾、普通纸巾、笔、橡皮檫等等。徐暐杰说 , 去年他在越秀区某考场值守时 , 就遇到一位 " 大头虾 " 考生 , 进考场口罩还好端端戴着 , 语文考试出考场口罩就不见了 ," 没口罩学生出门搭公交车回家都成问题 , 好在我们都有准备。"
徐暐杰觉得 , 在保障工作中 , 他们的队伍最好是 " 无用武之地 ", 那代表着一切都平平安安。但无论何时 , 只要有需要 , 他们也可以召之即来 , 来之能战 , 未雨绸缪 , 有备无患。
回母校当志愿者
这次她是替别人紧张了
第一次参与高考志愿服务 ,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大三学生何安琪对周边所有事物都充满新鲜感 , 唯独对服务地点一点都 " 不新鲜 "。6 月 7 日 , 何安琪 5 点 40 分就起了床 , 算准时间 ,7 点不到她就到了广州市第十七中学的校门口。十七中是何安琪的母校 , 这里的一切依旧是她熟悉的样子。
从五羊邨地铁站走到学校门口时 , 何安琪看到一对考生和家长 , 家长看上去神情紧张 , 考生反过来安慰家长 " 我没事 , 我可以 , 很好的。" 何安琪的心情一下子回到了三年前她参加高考时那种感觉 , 不过 , 这次她是替别人紧张了。
" 我其实有点忐忑 , 我第一次做 ( 高考志愿服务 ) , 不知道能不能做好 , 万一做不好影响到一些考生 , 我会很难过。" 但很快她就明白了 , 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 找到合适的位置站好 , 有交警、辅警在旁 , 何安琪跟着学很快就上手了。" 您好 , 这里不能停车 , 请您配合。"" 前方有考场 , 请您不要鸣笛。"" 请家长不要聚集在考场外。"
文明交通志愿者是轮岗的 , 一天站三岗 , 时长在 4 小时左右。10 点多 , 换岗下来的何安琪在一家快餐店坐定 , 脱下志愿者马甲 , 她终于能在空调房里歇一歇了。当天 , 何安琪没敢喝多少水 ," 周边找厕所不太方便 , 在岗位上也不能走开。"
结束首日志愿服务 ,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 何安琪觉得这比在社区做防疫志愿服务还累。" 还是高兴的 , 你帮到了别人 , 转过头你可能已经忘了那个人了 , 但别人会记得你帮助过他 , 对你说声谢谢。" 何安琪说。
■文图 : 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通讯员 穗团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