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1-06-10
健康|近视手术“学生党”超四成,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广东站)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数据显示,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已超 6 亿。随着人们对工作、生活品质的追求,选择通过手术告别眼镜的人越来越多。6 月 6 日 " 全国爱眼日 " 当天,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联合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等发布《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广东站)。广州黄埔、东莞、中山爱尔眼科医院等同步发布。

据悉,《白皮书》是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爱尔眼科研究所基于爱尔眼科全国百万例屈光矫正病例数据库,发布的首份国人百万近视手术大数据。选取了 2018 年 -2020 年 3 年间,在中国境内的爱尔眼科医院接受近视手术的人群,通过对覆盖我国 29 个省份 206 个城市,年龄从 18-79 岁不等,共计 52 万名患者,合 102 万例眼近视手术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告。

《白皮书》显示,2020 年近视手术量同比 2018 年增长近 75%,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近视手术摘镜。从年龄与职业分布来看,20-24 岁 " 学生党 " 占比最高,超四成," 学生党 " 也是各术式的主要人群,说明年轻人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度更高。" 学生人群中,由于征兵入伍、公安招警、空军招飞等职业类需求,所以男性居多;而女性对颜值、生活品质等要求更高,故上班族中,女性选择近视手术意愿更强烈。"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屈光手术学组副主委、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行业标准起草人之一、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屈光手术学组学科带头人王铮教授解释道。

暑期将至,又将迎来摘镜大潮。" 近视手术一般适合 18 岁以上两年内近视度数比较稳定的人群。" 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专科主任熊露表示,如果符合屈光手术的相关条件,包含屈光度、术中的一些良好配合等,术后效果是非常可靠的,而且能够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据《白皮书》显示,在手术方式选择上,患者选择最多的术式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手术),超半数人选择此种术式;其次为全飞秒手术;第三位是晶体植入术(ICL 手术)。在近视度数与手术方式关系上,目前低中度近视患者以 LASIK 手术和全飞秒为主;85% 的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更倾向于 ICL 手术。

" 常见的近视手术分为角膜激光术和晶体植入术两大类:角膜激光术通过切削角膜来改变角膜的屈光力,以矫正屈光不正问题,主要针对角膜条件好、近视度数相对较低的人群;晶体植入术则通过微创切口在人体眼球内植入一种柔软、安全的人工晶体,通过这种特殊的隐形眼镜,达到视力矫正的效果,更多针对高度、超高度近视人群。每一类近视手术的适用范围和术后优势都各有区别,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院长唐仕波教授介绍。

术后视力是衡量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安全性、稳定性都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从《白皮书》对综合各术式的术后视力均值分析可以看出,患者裸眼远视力均值从术前的 0.08 提升至术后 1 周的接近 1.1,术后 1 年则超过 1.1。由此可见,患者术后视力均值日趋稳定。熊露主任表示,良好的术后效果与个性化的手术定制、严格的手术质量控制是分不开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革新,近视手术也逐渐向 " 量眼定制 " 发展。" 以角膜屈光手术为例,手术之前要了解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屈光度,所以和配眼镜一样,术前验光是重中之重,另外还需要了解角膜和眼表的健康状况。" 王铮教授表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相关标签

爱尔眼科 广州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