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6-10
政法群英榜|曾艳:传播人间大爱的先行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编者按:

和平年代,政法队伍是奉献最大、牺牲最多的队伍。深圳政法干警将自己平凡的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立足本职、为民服务、勤勉敬业,他们有的在法庭上公正审判,有的奔走在扫黑除恶的一线,有的在公益诉讼领域守护绿水青山,有的坚守在高墙内始终司法为民,有的忙碌在社区守护一方平安 …… 集中展示了新时代政法队伍的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斗争锐气。在过去的五年里," 政法群英榜 " 专栏刊发报道了 177 位奋战在一线的深圳政法干警的先进事迹。

今年,深圳晚报联合深圳市委政法委将继续办好 " 政法群英榜 ",同时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设 " 政法英模培树进行时 " 专栏,建立英模培树长效机制,进一步讲述深圳政法英模感人故事,唱响政法英模赞歌,激励引领广大政法干警忠诚履职、担当作为,营造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以优异成绩向建党 100 周年献礼。

▲曾艳

在深圳检察队伍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事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用爱与责任挽救迷途少年,守护他们的成长。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曾艳就是其中之一,她带领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启探索精准帮教 3.0 版本新模式,并在全国推广,深圳因此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

曾艳温柔、和善、爱笑。从事检察工作 22 年来,她勇于创新,屡创佳绩,曾荣获广东省 " 三八红旗手 "" 优秀公诉人 " 称号,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并多次获得福田区 " 先进工作者 " 等称号。2020 年,她两次受最高检邀请在 " 全国未成年人检察事例培训班 "" 西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研修班 " 授课,获得最高检领导及全国未检同仁的一致好评。

为民司法,全国首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 福田模式 "

9 年前,一位 16 岁少年阿海(化名)因 " 朋友义气 " 重伤他人。曾艳审查案卷时,发现被害人伤情严重,要求严惩阿海的意愿非常强烈。走访阿海的家庭后,她却感觉莫名的辛酸,阿海父亲死于工伤,母亲是位清洁工,生活非常艰辛。因为缺乏管教和引导,阿海的法治观念十分淡薄。当得知自己的孩子会被严惩时,阿海母亲泪如雨下,恳请给孩子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 可是他留给被害人的创伤,又如何抚平呢?" 带着复杂的心情,曾艳在法庭上发表了公诉意见:要求法庭根据案情依法惩处,同时希望充分考虑被告人的成长实际予以从轻。当听到检察官的从轻量刑建议时,阿海那张还很稚嫩的脸上,瞬间流下了眼泪。

曾艳说就在这一刻,她突然发现作为检察官,指控犯罪和简单的法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涉罪未成年人,需要用爱与专注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而不再犯罪,检察官应该自觉扛起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检察责任,呵护好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曾艳受邀以 " 网络安全与少年司法保护 " 为题做了一场生动的普法讲座。

就这样,曾艳走上了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之路,并为之一直在路上。未检工作是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教育、惩治、保护、监督和预防的工作,看似小事,但关系千家万户,需要检察官在一宗宗个案中,诠释好司法为民的理念。从 2013 年开始,曾艳带领团队探索创立 " 精准诊疗 " 帮教模式和 " 精准协同 " 的工作模式,这被称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 " 福田模式 "。2019 年,福田精准帮教被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推广升级认定为 " 深圳标准 ",福田区检察院被最高检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之一。

▲曾艳针对个案挑灯思考如何帮教涉罪未成年人。

曾艳说,刚开始的帮教探索之路很艰难,帮教对象经常失联、甚至玩自残。还有一些家长不配合,当着孩子面说:" 不管了,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看着受伤无助的孩子,曾艳温柔地告诉他们:" 别怕,就算没人管你,阿姨也会管你。" 接着,曾艳团队针对性开展亲职教育、心理疏导,修复家庭关系,尽力为孩子回归社会搭建温暖的家庭支持体系。

截至今年 5 月,曾艳和她的团队已帮教涉罪未成年人 309 人,帮助 140 人重返工作岗位、58 人重新就学、13 人考取大学,其中 1 人获得 " 天使投资 " 资金 100 万元的资助。

" 未 " 爱前行,用爱与责任守护 " 少年的你 "

" 或许我曾经很不懂事,可我还是很有爱心的。第一次捐血,把健康的血给有需要的人们,这是我能为陌生人提供的一点点爱心,陌生人,快点好起来,加油!" 这条温暖的朋友圈来自一名少年阿强(化名),他曾是屡次盗窃且有自杀倾向的少年。这名少年的蜕变,和曾艳团队的系统帮教分不开。

2019 年,曾艳在看守所第一次见到了阿强,时年 16 岁的他情绪低落,身上满是自残的伤痕,心理测评表显示他有重度创伤压力症状和中度抑郁倾向。调查发现,阿强童年悲惨,这次盗窃动机是为了上网,盗窃次数多,但金额不大。

经过三个多月的危机干预、行为偏差引导等系统帮教,阿强消除了自杀想法和自残行为,在看守所内坚持运动和阅读法律书籍,主动写信给被害人赔礼道歉。福田区检察院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阿强很快找到了工作。然而一周后,他再次因多次盗窃被抓。

▲曾艳给辖区的孩子们普法,并告诉他们如何保护自己。

得知这个消息后,曾艳特别沮丧,她迅速整理情绪,反思帮教中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开展帮教补救措施。刑满释放后的阿强回到老家,曾艳和团队成员持续跟进。2020 年 10 月,阿强再次来到深圳,第一件事就是献血,并通过微信发了一封长长的信,感谢检察官和社工没有放弃他、持续帮助,并表示以后绝对不会再犯。

在许多少年的心目中,曾艳就是暖心的邻家阿姨。一个曾带着 20 多个 " 小弟 " 到处 " 打家劫舍 " 的孩子,在曾艳团队帮助下考上知名大学,回归校园时他感慨地说以后要堂堂正正做人。一个因 " 江湖义气 " 涉嫌寻衅滋事罪的少年,在帮教后缓和了原本对立的父子关系,他的父亲在宣告做不起诉的那天哽咽着说:" 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你要记住,这更是你的重生之日啊!" 一位高二 " 学霸 " 因涉嫌非法侵入计算信息系统中断学业,经过帮教后考上国外大学,有一天曾艳忽然收到 " 学霸 " 的来信,看着看着发现落款写着 " 您的孩子 ",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 记得有位帮教专家说过,对于助人的工作,最重要的不是技术和方法,而是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支持。未检工作就是这样,温暖着孩子,也温暖了自己。" 曾艳说:一路回望过去,工作中的一次次遇见,一次次挑战,历历在目、百感交集。

" 我们都不是独行者,还有很多跟我们一样默默践行着司法为民初心的未检人、政法人。" 她希望,温暖的正义如同一道光,更好地照亮迷途少年回归的前行之路,照亮社会治理的法治之路。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相关标签

深圳 检察官 培训班 审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